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接访的门开在大街上 服务的路修进民心里汝城县纪委圩场“摆摊”服务群众零距离

作者:全媒体记者 熊建平 谭志文 陈卫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0-07-01


信访接待点

“2014年文明变电站扩建,造成山体滑坡,我们村有8亩田被毁坏了,一直没解决,你们管不管?”6月30日,正值汝城县文明瑶族乡赶圩日,文市村老党员罗高荣来到乡纪委信访接待点“摊位”前咨询。

“是你家的稻田吗?”接待他的乡纪委副书记周明华问。“不是我本人的。”“那你为什么投诉呢?”“我是老党员,你们在这里摆摊,我来赶圩,顺便就反映一下。”罗高荣说。“当然管!”周明华耐心地记下老人的诉求,并明确告诉他,7天之内一定回复。


群众现场咨询

从今年3月开始,汝城县纪委要求乡镇纪检干部走出信访室,每月至少2次到圩场“摆摊”,听取群众诉求,把接访的门开在大街上,把服务的路延伸到群众心里。

3月23日,文明瑶族乡纪委首次到圩场“摆摊”,姜阳村新屋组村民罗良才反映,村里饮水工程竣工3年,却没有喝上自来水。令他没想到的是,5天之内事情就得到了解决。负责处理此事的乡人大主席范志辉说,罗良才反映的问题原本不大,但是有些基层单位互相“踢皮球”,造成事情久拖不决。

群众通过宣传资料了解相关情况

纪委把“摊子”摆到圩场上,对纪检干部也是一场考验。记者注意到,这些群众来访记录中,涉及到举报干部作风方面的非常少,很多都是一些看上去很小的事情,大多数是政策咨询。

今年31岁的朱海东担任纪检监察专干已3年,有一次“摆摊”接访时,有一位村民向他咨询,其妻子有精神疾病,自己为什么没能享受低保?他当场答不上来。“这挑战了我的知识储备。”朱海东说,他专程向民政部门学习了低保准入政策,并给了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是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了。”

群众通过宣传资料了解相关情况

如今,参加“摆摊”的不仅有纪检干部,还有不少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热水镇党委书记曹雄清就多次参与圩场“摆摊”。“村民因为不懂政策心怀怨气是很常见的,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上访。”曹雄清说。“我们在‘摆摊’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答疑解惑,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老百姓心气自然就顺了。”

“服务党委中心工作、服务脱贫攻坚大局,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开展‘摆摊’接访,就是要从被动接访到主动接访,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汝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凌志说。目前,全县14个乡镇纪委共开展圩场“摆摊”接访90多次,受理群众投诉110件,已解决106件。


评论:

让“半条被子”的精神代代相传

□ 之文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半条被子”的故事,实质是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生动写照。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好“半条被子”的精神?最核心的是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监督执纪有威严,服务群众有温度。汝城县纪委到圩场“摆摊”接访这个创新做法,让群众摆脱了纪检监察部门只会“查案子、打板子”的刻板印象,在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关系方面,展示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新作为。

群众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汝城县纪委“摆摊”接访,让群众在最方便的时候最直接地表达诉求,通过强有力的交办、督办,解决群众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基层的问题,往往因为“小”而被忽视;信访的问题,往往因为忽视而“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导致“越级访”“重复访”。汝城县纪委把接访的“摊子”摆到群众眼皮底下,让群众在赶圩的路上就把问题反映了,并且大部分在短短几天内就解决了,群众自然就满意了。

今天的群众,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半条被子”,而是精神上的“半条被子”,帮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就是对“半条被子”精神的最好传承。

编辑:周小丽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