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基地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地处偏远山区,36个行政村里曾经有1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达3210户10118人,贫困发生率为19.14%,贫困人口之多、贫困程度之深,全省罕见。
文明瑶族乡党委、政府迎难而上,以踏破铁鞋不言弃的精神谱写了脱贫致富的美丽篇章。目前,全乡贫困人口100%高质量脱贫,群众满意度100%。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文明瑶族乡人民政府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直播带货
忘我工作讲奉献
面对艰苦卓绝的脱贫任务,文明瑶族乡党委、政府班子,带领扶贫工作队、乡村两级干部,引领全乡上下进行艰苦战斗,他们忘我工作、敢于牺牲的精神,可歌可泣。
2018年6月,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乡上下正铆足劲为全乡如期脱贫进行冲刺。乡长李志明带病工作,天天照常下村督进度解难题,早出晚归。病了两周还没好,家人要求他住院治疗,可他哪抽得出时间,只好白天下乡,晚上到诊所打针,这样又拖了两周。7月的一天,李志明前往长城村到最偏远的小组督查公路建设进度,最终因严重肺炎引起支气管扩张晕倒在农家门口。
文明瑶族乡财政所工作人员唐叶,原本定于2019年11月举行婚礼,然而那个时期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期,面临各项检查、乡镇巡查审计,她只能把婚期推迟到2020年。2020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主动回归岗位,值班执勤日夜坚守。她的婚期一拖再拖,直到2020年11月底才终于结婚,这时曾经约好当伴娘的闺蜜也已为人妻。
在关键攻坚阶段,全乡干部不分昼夜、晴雨走在崎岖山道上,有23名乡村干部摔伤……
水果节
要让旧貌换新颜
交通不便一度直接制约大源村的经济发展。村里的路一直以来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几年前,由于路不通,村支书徐文兰装满蔬菜的运输车辆出不去,直接损失了2万多元。如今,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蜿蜒延伸到各家各户。农产品不用再挑着下山,收货的汽车直接开到果园边来拖货,销售渠道打开了,果农的收入也蹭蹭上涨。
黄墙、青瓦,错落有致的房子,宽阔整齐的巷道……这是东山村罗洞湾易地搬迁点的美景。贫困户徐社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过去他住的房子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破了大洞,难避风雨。现在他家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洁净的厨房贴上了瓷砖。
近年来,文明瑶族乡投入近2亿元,完成易地搬迁438户,实施危改3815户,实现安全饮水、农网改造、村卫生室36个村全覆盖,实施水利工程129个,修建村组公路180.9公里,实施微小项目897个,拆除旧房茅厕1863间,基础设施全面提质完善。文明瑶族乡近年完成的建设项目远超过去10余年的建设总量。
主题党日活动
挖穷根创业富民
三合村石泥坑集中安置点搬迁户陈福州一心想发展产业致富,通过到长沙、县城参加专业养殖技术培训,目前养鸡达到1000多羽,养殖藏香猪30多头,年收入由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万元,不仅学习了种养技能,发展了产业,自己脱了贫致了富,还带领村民修水沟、建垃圾池,深受群众的赞赏。
扶贫更要扶智扶志。文明瑶族乡开展人人有技能培训,实现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全方位推送就业信息,实现转移就业1.9万人次,发放就业交通补助238万元,发放产业奖补1574万元、扶贫贷款4500余万元,新发展水果6292亩、蔬菜14520亩、金银花12000亩。
坚持每年举办水果节、培育电商,借力沙洲红色景区,实施农旅融合。去年受疫情影响,出现水果销售难的情况。该乡火力全开,组织电商带货,对外网销综合运力超25万公斤/天,将开市4元/公斤的柰李,直接拉升到14元以上。柰李、黄桃、水晶梨等水果销售产值突破1.3亿元,实现了由滞销到脱销的局面转变。文明水果的品质口碑向市、省、全国扩散。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深入报道文明瑶族乡的产业扶贫工作。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