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县域 >> 永兴县 > 正文

村级振兴的"排头兵"

作者:通讯员 龙定鼎 张长发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01-14


永兴县湘阴渡镇松柏村,是一个拥有7平方公里、27个村民小组、2个移民点、927户4090人的行政村。该村现有党员109名。2017年2月成立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

近年来,在党总支的精心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永兴县湘阴渡镇松柏村闯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经济开路,三治融合,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松柏村在2017年被评为“郴州市十大美丽村庄”,2018年被评为“永兴县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在湖南省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举行的“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

2021年12月20日,市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全体成员参观并考察了永兴县湘阴渡镇松柏村。他们参观了该村的村组活动中心、村民活动广场、高标准连片的大棚蔬菜和草莓、青少年培训基地、村史陈列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党总支办公楼、办公大厅、图书馆、阅览室和幼儿园等地,该村一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新景象,令大家赞叹不已,不愧是“村级振兴的排头兵”。

经过实地考察,大家对永兴县湘阴渡镇松柏村新农村建设经验有四条感受。

松柏村注重领导班子建设。一是突出了政治引领的功能。他们以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为抓手,办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不断培训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及青年骨干,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增强了“四种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二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该村党总支成员每天坚持坐班办公和首问追责制度,做到小事不过日、大事不过周,办事效率高,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三是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他们除了对有职务的党员制定了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以外,还把全村没有职务的党员也设了岗定了责。实行党员分片联户的制度,并与党员的积分管理和民主评议结合起来。这就开创了“事事有人管、处处有党员带头”的新局面。各党支部则根据各自的分工和特点,在经济建设、小区治理、村容村貌、民生民事和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均起到了堡垒作用。特别是流动党支部,利用微信群、QQ群和网上网下开展工作,实现了“线上交流、线下服务”的目标,形成了召之即来,来之能干,干之能成和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工作作派。四是蔚成了廉洁自律的良好风气。村党总支严格推行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做到了阶段性工作适时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时公开,突发性工作及时公开的制度。对群众反映的“一事一议”,尤其是群众关心的财务情况,采取事前公开计划,事中公开进展,事后公开决算的办法,让群众达到满意、干部达到顺心的效果。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乡村经济的振兴,否则,乡村振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松柏村党总支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这个总开关不放,一直致力于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该村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经济。他们组建了冰糖橙、油茶林、红花草莓、大棚蔬菜、水稻育秧和莲子生产等6家专业合作社,不仅每年收入在5千万元以上,而且安置了富余劳动力1000多人。创新发展村民、村级集体和外来企业的共享经济。他们把已抛荒十多年的4000多亩稻田和一些闲置土地、宅基地统统利用起来,租给深圳沃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鑫御农园等有限公司集中经营,收入按村民60%、村级集体10%、外来企业30%的比例分配,每年收入上千万元。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他们把本村现有的230家大小商铺和11家小型加工厂以及路边店、农家乐等都发动起来,大家都来抓收入,每年也有几百万元。组织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每年有20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以上四项总计收入9千多万元,村民人均21785元。其中,收入多的家庭人均达到了3万元,收入少的家庭人均也有1万7千多元。村级集体收入每年都在80万元以上,除去村组两级每年应开销的40多万元以外,还有结余几十万元。另外,他们还正在筹划打造一个集美食、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烧鸡公广场,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村级经济。

松柏村十分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他们狠抓文化设施建设,花了一百多万元建起了村史陈列馆,并把该村老人参加湘南起义插标分田的革命故事陈列其中,使全体村民受到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村里建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既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基地,也是党的创新理念的教育基地。在沃原公司的培训基地,该村设立了农耕文化馆,成了中小学生首选的技能实习基地。为了传承宗祠文化,他们在山背岭村整体拆迁重建的时候,把唯一一栋我国明朝就建造起来的李氏大宗祠保存下来了,并修缮一新。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该村还筹资建设了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娱乐广场等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图书室、阅览室、书画室、青少年活动室、儿童乐园、妇女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等设施。加强队伍建设。为了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村里成立了由总支书记李雄雄任会长的红白喜事理事会,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龙舟队、腰鼓队等10多支文体队伍。他们活跃在村村院院,使乡村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和多彩;也使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改观。开展树文明新风的各项创建活动。党支部开展争先进,党员开展当模范,村民开展创文明户、五好家庭、最美邻里和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新热潮。

松柏村规范了治理体系,把自治、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他们依托乡村振兴理事会、村民自治理事会,村民监理会等群众组织,加强了农村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建设,实现了“众人的事众人议、众人管”的村民自治机制。由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列入“黑名单”管理。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我约束的“紧箍咒”。提升法治水平,促进农村平安稳定。该村投入了几十万元新建了一个法制教育广场,经常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服务活动,并在村部安装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每个居民小区也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设立了专门的警务室和村民调解室。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成立了调委会、辅警和治安联防队伍,及时发现和调处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近几年,该村实现了“三无”,即无重大安全灾害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上访群访事件。增强德治能力,提升道德水准。为了发挥道德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个村要求村组干部要带头讲公德,守私德,不断增强以德为先、以德服人的本领。同时,在村民中积极宣传讲道德的人和事,批评不道德的行为,树立道德标杆。通过标杆的示范作用,由点带面,提高了村民的整体道德素质,由外而内的提升了全体村民的道德修养。

总之,这个村近些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了,而是名符其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编辑:邓金秋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