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一碗粉的辣度

作者:全媒体记者 陈红军 通讯员 黄建分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3-09


“呜”……清晨,伴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苏仙区栖凤渡镇瓦灶村醒了。

在离村部50米不到的凤楚传奇栖凤渡鱼粉非遗工坊,一碗鱼粉唤醒了赶早的人们。

“这个粉,好正宗,鲜香辣,百吃不厌!”把一碗鱼粉吃得见底,赶早而来的“粉客”邱显军觉得,新的一天,浑身带劲得很。

一碗粉,有味蕾的热辣,更有生活的热辣。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苏仙区委、区政府科学谋划,强链补链,大力推进栖凤渡鱼粉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小鱼粉向着大产业不断迈进。

2022年,苏仙区栖凤渡鱼粉全产业链产值从2021年的3亿元增加至近5亿元,同比增幅65%;全产业链新增企业5家、线下实体门店30家。

许你一碗鱼粉的鲜辣

油菜黄花的时节,也是瓦灶踏青的好时节。

“这段时间,游客好多,搞手脚不赢,一天下来多则要煮上千碗粉。”

“你说累不累?回到家,只想躺在沙发上。老伴三不三发脾气,怕我累着,总劝我别干了。”

……

舀汤、下粉……在凤楚传奇,75岁的吴安英眼疾手快,嘴上说着话,手上活没停。

吴安英,栖凤渡鱼粉第三代传承人,15岁跟着母亲和外婆煮鱼粉,一煮就是了60年。

“走千里路、万里路,舍不得栖凤渡。”这是一碗唇齿留香、地地道道的栖凤渡鱼粉的真实写照。

坚守,为的是更好传承。

近年来,年过花甲的吴安英在大力弘扬鱼粉文化的同时,通过传帮带,把鱼粉制作技艺倾情传授给弟子,并亲自上阵为凤楚传奇千人鱼粉宴操刀掌勺。

2016年5月11日,在师徒的共同努力下,栖凤渡鱼粉制作技艺被列为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他们踏踏实实在做,一心想把栖凤渡鱼粉文化传承好。”说起弟子,吴安英欣慰不已。

今年2月4日(正月十四),立春,吴安英的家里,弟子谷超前来拜年,并请师傅再为栖凤渡鱼粉出镜。

谷超,中央电视台导演。2014年,谷超在郴州拍摄乡土栏目《郴州味道》,首次把栖凤渡鱼粉搬上央视。2015年,为了让在京老乡尝到家乡味道,他在京开了一家主营栖凤渡鱼粉的粉店“三个鱼”。

“即便走得再远,也不会忘了回家的路。”在谷超看来,一碗鱼粉,就是心心相念的乡愁。

放不下,只因不舍得。

60年,许你一碗鱼粉的鲜辣,这就是文化传承的辣度。

许你一番生活的美好

“一粉难忘在湘南!”

难忘什么?既在粉的本味,又在粉的背后,湖南凤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华的思绪不断拉长——

2010年,虽然是个未知数,胡建华却毅然决定,转行做一桶粉;

2012年,第一桶预包装栖凤渡鱼粉面市,凤楚食品顺势而生;

2014年,企业在栖凤渡镇南香村建成鱼粉传承所,一时之间,排队吃粉成为佳话;

2016年,企业在瓦灶村建设凤楚传奇非遗工坊,原本计划投资300万元被扩大到3000万元。面对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企业勇毅前行,奋战百天,啃下硬骨头;

疫情三年,企业爬坡上坎,逆风飞扬,栖凤渡鱼粉产业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郴品郴味电商孵化基地、凤楚传奇电子商务公司成立;

……

“凤”寓意吉祥幸福,“楚”寓意家国情怀,“凤楚”寓意对美好生活之追梦。

“我们在投入、品牌、市场上不断发力,抓实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共举’,抓实线上、门店、渠道‘三维营销’,使企业迈上发展‘快车道’。”胡建华激动地说。

2022年,凤楚食品生产米粉(鱼粉)4500万份,实现综合产值1.7亿元;新增鱼粉产品20种,总量达60种;非遗工坊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接待研学学生2万多人次,栖凤渡鱼粉文化旅游成为苏仙旅游新热点。

小鱼粉,为乡村振兴赋能。

围绕特色鱼粉,凤楚食品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栖凤渡鱼粉全产业链。目前,已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设鱼粉原材料种养殖基地,解决就业500多人,带动5000多户增收致富。

13年,许你一番生活的美好,这就是执着追梦的辣度。

许你一片田野的富美

村中,游客来了一一拨又一拨,65岁的瓦灶村村民李建兰的一箩筐米粉刚搬至前坪,即被游客抢购一空。

做粉,工序繁多,劳累整天,两个人也只能把10多公斤米做成粉。

可李建兰很知足。她算了算,去年在家做粉在家门口卖,她就卖了3万多元。

“一碗鱼粉带动一个村!这是我们的发展口号。”瓦灶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田国清说。

瓦灶村,西河绕村而流,红绿交相辉映。

“我们大力推动‘三三三’融合,推进鱼粉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鱼粉原材料基地,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带动百姓致富。”田国清表示。

“三三三”融合,一个“三”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再一个“三”即品种、品质、品牌融合,第三个“三”即生产、生态、生活融合。

为推动鱼粉产业规模化,瓦灶村将原来分散的1000余亩土地集中流转给凤楚食品建设原材料基地。目前,高密度稻鱼产业基地、智慧辣椒产业基地正紧锣密鼓地建设。

产业兴,乡村兴。

2022年,瓦灶村集体收入从2021年的38万元增加至8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16元。

小鱼粉,大产业。

栖凤渡镇,鱼米之乡,其中,栖凤渡鱼粉原材料核心区有稻米等基地2030亩,年可产稻谷、大豆、辣椒等原材料约1750吨。

该镇将鱼粉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在南香村、瓦灶村等地建设鱼、米、姜、豆油生产加工基地,在岗脚村建设油茶基地,全力打造从种养到加工、文旅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苏仙区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牵头的苏仙区“郴州栖凤渡鱼粉”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抓实“三产融合”,加快打造栖凤渡鱼粉现代化全产业链。

目前,全区已建成水稻种植基地1500亩、渔业养殖基地500亩,辣椒、姜、葱、茶油等农产品种植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形成近2万亩的种养殖规模。

柳州“螺蛳粉”,带来新思考,带来新启示。

“未来三年,我们将抢抓旅发大会难得机遇,加快建设中央厨房及豆制品车间项目,加速推进栖凤渡鱼粉产业园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产值6亿元以上,带动8000户以上农户增收。”胡建华说。

“我们将以市委、市政府打造百亿栖凤渡鱼粉产业为目标,加快推动栖凤渡鱼粉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10亿元。”苏仙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香千年,许你一片田野的富美,这是产业发展的辣度。

编辑:曹琛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