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宋柳兵特别开心——他又打破了自己的记录。
宋柳兵在汝城县大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承包了21个大棚,用于种植辣椒等作物。今年5月11日,记者遇见他时,他一天收获了近1500公斤辣椒,觉得那是最开心的一天。没想到一个多月后,他的大棚里,每天辣椒的产量都稳定在1500-2500公斤。
宋柳兵接受记者采访
“这就接近我心里的小康了。”抱着刚摘下的辣椒,宋柳兵笑了,“小康就是我辛勤的劳动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家人身体健康、不愁吃喝,农闲时还能陪家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种辣椒就是他打开小康生活之门的钥匙。他种植的辣椒口感好、品质高,从前很受市场欢迎。如今辣椒的产量提高了,前来收购的客商越来越多,更不愁销了。“辣椒拉到广东那边的菜市场去,一开车门就被抢购一空。”他说。
“之前每年的毛收入应该在5万元以内,今年估计能达到30多万元。”宋柳兵告诉记者,实实在在见到了种植辣椒的经济效应,全家人都对未来更有信心了。未来,他希望将辣椒种植事业做得“更精细”,在减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量与品质。
袁满华接受记者采访(通讯员 朱桂花 摄)
同样信心满满的,还有37岁的袁满华。他也在汝城县大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承包了土地,22个大棚里种了辣椒、玉米、西瓜等。“这种是茄青椒,这种叫线椒,都是第一年种。”拿起两个辣椒,他说,2019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与妻子开始种植辣椒,从那以后,家里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以前母亲身体不好,生活无法自理,我们夫妻俩就没办法去外面打工,只能在家种地,是贫困户,日子很苦的。”回忆起从前,他捂着眼睛,哽咽着侧过身去。
“现在手头宽裕了,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今年保守估计收入会超过10万元。”袁满华买了一辆三轮小摩托用于拉货,计划在今年内还清债务,还打算攒下钱,在城里给孩子买房。“我心里的小康就是有房有车,每天看着自己的辣椒,收成好。”他说。
而在汝城县沙洲村,52岁的朱小红已经实现了自己心目中的小康生活。“小康就是现在这样啦!生活越来越好,吃穿不愁,有小车,有三轮摩托,我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了。”他说。
徐解秀老人的孙子向记者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
2017年10月1日,朱小红的土菜馆开业了,这是村里的第一家土菜馆。他特意为之起了一个好名字——“半条被子房东土菜馆”。因为他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孙子。“以前父母多病,两个孩子要读书,生活困难。2017年,‘半条被子’的故事红了,我参加了‘人人有技能’培训的厨师班,又去外地参观学习了民宿,回来就决定开餐馆,自己做厨师。”朱小红说,去年,土菜馆每个月的毛收入都有2-3万元,回头客不少,忙的时候,还要请村民帮忙。“去年有一次,一个中餐我接待了将近450位游客,请了11个人帮忙。这是人最多的一次。”
如今,朱小红还在土菜馆楼上开起了民宿,6间房有时供不应求。“我会跟游客讲我奶奶徐解秀和红军的故事。”朱小红还记得,他十几岁时,奶奶把“半条被子”的故事讲给自己听,如今,他又将这个故事一遍遍地讲给游客和孩子们听,“奶奶以前常说要跟党走,幸福的日子在后头。当年红军给了奶奶半条被子,现在共产党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