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前红灯笼,门上红春联,永兴县黄泥镇东泽村的年味浓得很。
2月15日上午10时许,在东泽村卫生室,全国劳动模范曾宪国刚把瓜子花生摆上桌,50岁的李检平走了进来。
李检平,永兴县柏林镇虹桥村人。年前,他身患疱疹,虽在医院住院治疗半月,但疼痛未消。正值春节,他又不想上医院,遂想到找曾医生看看。
“曾医生,真的对不住啊,早应该来看您了!您看,这一转眼就是15年了。”
曾宪国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我真没什么印象,我们是不是认识?”
“曾医生,我父亲就是你诊好的呀!”李检平脱口而出。
原来,2005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李检平的父亲被蝮蛇咬伤,后连夜送到卫生室找曾宪国医治。经曾宪国半个月精心治疗后,李检平的父亲顺利康复。
“我和曾医生真的是有缘,真的十分感谢曾医生!”李检平真诚地说道。
“为村民冶病,这是我应该做的!”
“您看,您跑几十公里到我这诊疗,这是对我的最大信赖,要说感谢的人该是我!”
曾宪国一边说,一边娴熟地为李检平把脉问诊、开方下药。
1995年以来,曾宪国扎根乡村,救死扶伤,累计接诊患者160000人次,救治蛇伤患者3300人次,曾荣获“最美乡村医生”“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
“宪国,新年好!”一声拜年声后,东泽村村支书罗付光和另外一名村干部进了屋。
在罗付光看来,曾宪国是村里的骄傲,精医术、爱家乡。年前,他早已盘算,趁着春节拜年,要跟曾宪国好好说说村里工作,聊聊村里的发展。
东泽村距永兴县城约4公里,G240公路穿村而过,有村民1800多人,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
“我们有这么好的优势,却没有发挥出来,村里的发展,感觉就像‘灯下黑’。”罗付光惭愧地说。
今年,东泽村锚定发展重点,一是在拆违拆旧、村容村貌改善上有起色;二是产业富民、村集体经济发展上有突破。
“现在,难在哪?难就难在思想改变。就说拆违拆旧,阻力这么大,就是因为有些群众还是没有认识到,村里搞好了,村里发展了,大家都受益,自己也受益。”
“还有产业,发展什么?我们还是要有思路,有规划。”
……
2020年11月获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后,通过与几名当选“全国劳动模范”的村支书进行交流,曾宪国对东泽村的发展有了更深思考,恨不得一口气把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
“啪啪碰、啪啪碰……”屋前,一阵鞭炮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曾宪国和罗付光的谈话。
来拜年的罗华松,东泽村新湾组人,曾宪国和罗付光都认识,是曾宪国的发小,也是村里的经济能人。
“支书,您也在呀,新年好啊!”打完招呼,罗华松没给曾宪国面子,直接向罗付光说起了意见。
“我们组上好好的路,被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一个个这么大的坑,大年三十回去一潭水,现在还是一潭水,还让人走不走?村干部管不管?”
大年三十,罗华松开车回老家陪父母过年,经过老家这段通组马路,原本高高兴兴的心情顿时大打折扣。
“你说,这大过年的,路面坑坑洼洼,走又不好走,还搞一车泥水,哪个心情会好?”罗华松抱怨道。
原来,在新湾组上建有一个砖厂,因为砖厂进出重车多,把路面压坏不少,200余米的通组马路上随处可见一个个的坑,给村民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
“家门口的事没办好,这是我个这村支书没当好。这样,过完正月十五,我协调砖厂,马上拖些碎石,先把坑坑洼洼填平。”罗付光表态。
“松华,您放心!这个事,我们一定办好!”曾宪国紧接着说。
“来,喝茶,新年发财!”曾宪国有意缓和气氛,把茶杯举得高高的。
“支书,松华也在这里,正好有个想法,往后村里的发展,还是要松华他们这些在外发展的经济能人多出力!”
“这是村里最大的社情民意!”曾宪国话刚讲完,屋内顿时响起 “哈、哈、哈”的欢笑声。
2月15日,正月初四。东泽村的年味浓,有坚守、有欢喜、有承诺、有期盼……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