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2021年09月17日A03版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首站来到郴州考察,在郴州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里程碑意义。总书记勉励湖南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嘱托郴州“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郴州发展好”,这为新时代郴州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赋予了郴州新的重大使命。
一年来,郴州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把总书记嘱托全面落实在郴州大地上”这条主线,对标贯彻省委战略部署,确立了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总战略、总目标、总抓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三个高地”持续发力,奋力书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全力打造制造业高地 产业质量更优
走进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成品库,各式粮食机械整齐排列。在焊接车间内,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一些设备的生产过程实现了手机远程控制;致力于打造“粮机智造一站式服务商”的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抢抓智能制造转型机遇,研制开发了20多个系列、100多个规格的产品。其中,8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基本覆盖世界所有水稻产区,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粮油机械十强企业。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实践,是郴州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全市紧紧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目标,认真贯彻《郴州市助力全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2021年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坚持“产业立市、工业为先”,重点建设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墨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精工铸件及机械设备智能制造等“六个制造基地”,持续抓好“九大优势工业产业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桥头堡”、与长株潭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协作配套基地。
台达电子
为推动全市制造业发展,我市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大项目。今年1至6月,新引进重大制造业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95个,占全市新引进项目的61.4%;总投资金额334.31亿元,占全市新引进项目的55.5%。其中,履约项目91个,履约率95.8%;开工项目83个,开工率87.4%;到位资金71.6亿元,资金到位率21.4%。
我市还加大了对相关企业的精准帮扶力度,通过引进相关科技人才,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五好”园区创建等方式,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至6月,全市制造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5.7%;在31个制造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保持正增长,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三大千亿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64.7亿元,同比增长12.3%;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围国家第一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郴州高鑫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农夫机电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郴州市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湖南星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郴州市长信住工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被认定为湖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湘威新材料、旗滨玻璃等19个项目入选“湖南省制造强省重点项目”;优珀斯新材料、东佳电子等9个项目入选“湖南省100个重大产品创新强基项目”。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
此外,我市智能制造水平逐步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395家企业深度“上云 ”,128家企业“上平台”,15个项目入选湖南省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湖南东谷云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云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入选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名录,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实践经验被工信部推广,湖南金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废闭循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7个项目顺利入选湖南数字化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
积极对接优势平台 开放水平更高
郴州北湖机场成功首飞、中国供销郴州农副产品物流园车水马龙、中欧(郴州)跨境电商班列来来往往、郴州经开区与佛山高新区签订园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安仁工业集中区与东莞开展飞地招商活动、湖南“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郴州产业园成功获批并运行……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对外开放画卷在郴州徐徐展开。
中欧班列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是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起者和排头兵,拥有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战略平台,是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
为此,全市充分发挥各个优势平台的作用,争当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排头兵”,确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建设、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开放合作“三个着力点”,深入实施了“放管服”、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体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四大改革行动”,积极对接了“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开展了“对接粤港澳提升大平台”“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对接‘一带一路’推动走出去”“对接郴商建设新家乡”“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等“五大开放行动”,构建了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今年1-7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83.0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直接利用外资1834万美元,同比增长83.22 %;今年1-8月,全市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5个,总投资金额143.6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184个,总投资金额750.41亿元;2020年,全市已有外贸进出口业绩企业249家,对外贸易经营备案企业累计达到965家,与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贸易往来,开拓了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南非、中东等新兴市场;我市入选了“中国外贸百强城市”,郴州经开区(珠宝首饰加工)、郴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嘉禾县荣获“2021年湖南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试点县,郴州丰越环保和国大有色在柬埔寨投资的柬中金属材料产业园项目作为我省首个国外有色金属产业园项目已成功落地,全市累计“走出去”企业47家,遍布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亿美元。
郴州经开区长冲创新创业园
我市还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方向和重点,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湘粤港澳合作示范的大产业园、大创新园、大生态园、大康乐园、大蔬果园、大美家园,努力打造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创响“向南开放看郴州”品牌;通过深化对接融入、合作协作、内外联动,内学长沙、外学深圳、对接广州,强化与大湾区交通设施互联、产业配套互促、文旅市场互拓、贸易交往互通、果蔬产品互供、标准规则互认、生产要素互补,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开展跨省合作、扩大区域合作,推动郴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互利共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最喜爱全域旅游、医养康养目的地。目前,全市有10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获得认定并赋码销售。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 发展动能更强
湖南旗滨医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中性硼硅医药玻璃,打破了国外对药瓶特种玻璃的技术垄断,实现了-72℃至500℃药物无渗透玻璃制品的国产化替代;联合省农科院开展的“耐迟收水稻品种淹水降镉技术”试验,让我市部分县(市、区)水稻镉含量均在0.2mg/kg以内……这些都是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开展“科技攻关”的成效。在省科技厅支持下,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梳理了50个技术需求,实施了第一批示范区技术专项,取得了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科技技术成果。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发明专利63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42项,开发新产品67项、新工艺56项,已有28项科技成果产生产业化效益。
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为全市打造“一极六区”的重要平台,它所开展的“科技攻关”也是我市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实践;为助力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市按照“产业主导、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瞄准新材料科技研发、智能研发、创新平台、人才聚集“四个主攻点”,深入实施重点科技创新专项、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林邑聚才”、创新生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等“六大计划”,组织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增强科技创新服务发展能力。
旗滨中性硼硅医药玻璃生产车间
2020年,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81家,同比增长33.18%,增速全省一类地区排名第3;全市共登记技术交易合同12.1亿元,同比增长42.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4%;入库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244家,同比增长180%;争取中省资金1.87亿元,同比增长4.3倍;组建了亚欧水资源研究中心郴州分中心、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郴州分市场等一批创新平台;引进了41名企业高层次人才,建立了拥有836名郴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的郴籍专家库。
我市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使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首先是积极建立中试基地。目前,围绕全市“九大工业优势产业链”及产业链相关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我市共征集中试基地8个,布局中试项目28个。其次是加大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的建设力度。围绕有色冶炼、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的技术需求,全市目前共有市级技术研发中心258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创新创业团队2家,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9家。最后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围绕郴州支柱和优势产业,我市大力推进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的市校合作,建立了基础研究、小试在高校科研院所,中试及成果转化在郴州的科技创新机制,部分项目已产生产业化效益。如星源智能公司实施的“火力发电智能燃料管控系统”中试项目,申报国家专利9项,新增利润1000余万元,新增税收216万元;郴州氟化学公司实施的“全氟聚醚”中试项目,成功突破了高效端基氟化处理技术工艺,获得3项发明专利,2020年实现利润310万元。
新的时代,新的天地,新的气象。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市上下以赶考人的清醒自觉,擘画新的征程。在新的赶考路上,郴州将以建党百年为新的序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更昂扬的精神、更务实的作风、更雄劲的步伐,沉心静气、真抓实干,不断推动郴州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书写新时代郴州全面振兴、全方位发展的辉煌篇章。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谢莉娜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