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12月11日上午,市委书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志仁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定我市人才工作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刘志仁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用好“人才新政”,加快推进“人才兴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吴巨培出席会议。
会议研究审定了《关于建设重要人才高地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人才集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郴州市“尊重人才宣传月”活动方案》《南岭现代研究院组建方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人才新政、加快人才兴郴”等方面积极发言,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刘志仁讲话
刘志仁指出,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积极探索人才发展的路径。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上来;要以做好人才保障工作,来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打造“一极六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做好人才布局,在产业链、创新链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解放思想,全力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刘志仁要求,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切实把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鲜明导向立起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进一步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意识,坚持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决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不断开创人才兴郴的新局面。
刘志仁要求,要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打造‘一极六区’”发展战略,积极把第一资源的作用发挥好。要搭好平台,切实搭建更多创新创业创造的舞台,积极推动优势产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产业研究院,加大产学研支持力度,精准引进高度契合郴州产业发展的各类紧缺人才;要建好渠道,对高端人才、顶尖人才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加快建好郴籍在外人才数据库,推动人才回引、智力回归、技术回流、成果回馈;要造好环境,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实行更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在全市营造重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刘志仁要求,要全方位用好“人才新政”,全面提升整合、使用第一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创新聚才,结合全力打造“一极六区”,加快推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配置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要善于柔性引才,紧盯郴州的产业方向、企业需求、项目难题,采取聘用、兼职、技术指导等形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更多引进科研院所、创新团队来郴“揭榜挂帅”;要善于精准育才,加强与产业的对接,实施属地人才培育提升工程,大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工程师和熟练工人。
刘志仁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落实第一责任人抓第一资源。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在人才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促推我市人才工作在周边市州中形成比较优势,在全省走在前列;要健全机制、强化领导,突出抓好服务保障,加大人才投入,建强人才工作队伍;要严格督查、狠抓落实,对人才工作推进要跟踪调度、反馈情况、加强整改、形成经验,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通报。
“强市之要唯在得人。”吴巨培说,郴州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必须在人才上独辟蹊径、大胆出击,在需求侧发力、在供给侧给力。在需求侧上,要围绕市场主体紧缺人才,瞄准市场主体所需、所盼、所急引进人才;围绕创新发展领军人才,通过创新平台的建设,积聚创新人才;围绕机关事业单位急需人才,主动引进规划建设、开放发展、现代金融、文旅创新等方面的急需人才。在供给侧上,人才一靠事业、二靠政策、三靠环境,比待遇更比机遇、比真金更比真心、实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让人才有成长的空间、发展的舞台、舒心的环境;要动员市场主体,实行股权激励,让优秀的人才真正留下来。
市领导黄进良、冯海燕、贺建湘,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李波勇,郴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黎明参加会议。
编辑:谢莉娜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