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终于到手了,让我们住得安心,也有获得感。”2021年12月6日上午,在国网郴州供电公司“和煦园”小区业主集中送证上门活动中,业主李佐汉拿到自家房屋的不动产权证高兴地说道。
集中处理“和煦园”小区的办证问题,是我市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目前,“和煦园”小区第一批206户的不动产权证已办理完毕并全部送达。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学史力行、以学促干,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打造“一极六区”,聚焦发展难点、堵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亮身份”(“三进一亮”)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具体项目11264个,投入资金300多亿元,开展办实事活动80953次,办成实事77274件,解决群众问题111494个,受益群众达2000余万人次。
坚持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进,推动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研究制定了《郴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党史学习教育基层联点工作方案》,把“十大惠民”工程列入办实事重要任务清单,实行领导干部项目包干制,确保责任到人,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设置“我为群众办实事”征求意见箱,回应“槽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明确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推进举措和工作要求,为全市各地的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突出“头雁效应”,领导示范带动。市委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作出示范,以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等形式,帮助群众解难题。市委书记刘志仁带头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主持召开“办实事、抓落实”现场办公会,就停车难、交通拥堵、群众就医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巨培就郴州大道人行通道和路灯损坏、山河水库引水灌溉农田缺水等问题,进行现场交办解决。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纷纷主动认领民生实事项目,深入市县(区)窗口单位、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采取亲自办、代理办等形式推动实践活动落实见效。
紧紧抓住市委、县市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市直单位党政“一把手”等“关键少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服务对象、基层党员群众座谈,发放征求意见函,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多渠道查摆问题。聚焦重点任务,收集梳理重要民生事项任务清单建立台账,确定市级领导班子谋划提出和办理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共173项(件),县市区级领导班子谋划提出和办理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共904项(件)。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设置时间节点,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按时限分批解决报单交账,示范带动全市12627个基层党组织、24万余名党员积极参与。
创新完善长效机制。为确保实践成果得到巩固深化,11个县市区以及80余个市直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和项目责任清单,建立和完善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学用结合长期制度、清单管理机制,有效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
紧盯难点热点,开展重点攻坚,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群众集中反映的共性需求、广泛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
针对群众到窗口单位办事时常常遭遇的“闭门羹”问题,我市推出“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亮出“指引牌”,解决“去哪办”的难点;备好“明白纸”,疏通“怎么办”的堵点;送上“答复卡”,消除“找谁办”的痛点。该服务机制推行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供咨询引导服务400余件、业务受理170余件、协调联动办理21件、帮办代办67件,有效解决了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以“小切口”为突破,全力解决“六位”问题,推动民生服务质量大提升。2021年9月1日,新落成的有1080个学位的汝城沙洲芙蓉学校正式启用,并陆续迎来报到的新生。为了让农村的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我市建成芙蓉学校7所,新建(改扩建)6所普通高中学校、2所职业学校,增加学位3万个。我市还将通过公开选聘择优选配校长,择优选拔教师,推动名师优课向基层延伸,实现城乡共享。
“这个厕所革命搞得好!不仅提升了我们村的‘颜值’和‘气质’,而且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资兴市唐洞街道大王寨村村党支部书记曹美华说,现在村里的环境更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高了,好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26家,年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兴市大王寨村采用“户改厕+小微湿地”模式,积极开展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工作。在2021年7月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上,户改厕工作的“资兴经验”受到了推介。小厕所,大民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新建卫生户厕11094个、农村公厕107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9%。
此外,为解决老有所居问题,市本级新增医院床位1090张,各类养老床位总量达到3.3万张;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施划路内停车位18742个,限时开放各类小区等停车位数量211156个,组织市城区停车场责任单位建设和改造无障碍停车位1280个;大力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市城区30多个农贸市场得到提质改造或实现搬迁;大力推进小区“梯位”建设,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70余台。
“真没有想到,现在办证效率如此之快。”近日,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登记窗口前,市民李玉拿着刚刚办好的不动产权证由衷发出感慨。
为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市围绕深化审批服务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四化”模式,实现“不见面”办证和“多件事一次办”;先后与三省五市达成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目前已累计推出“跨省通办”事项230项,累计办理业务2.29万件;开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成为省内第二个成功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联网结算的城市。
为提升行政效能,我市全面推行“好差评”服务机制,全市政务服务基本实行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差评整改率达100%,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群众满意度。
丰富活动载体,抓实党员“三进一亮”,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党员干部走进帮扶家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健康医疗服务……我市丰富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党员“三进一亮”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确保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开展实践活动期间,市纪委监委第一党支部联合市委巡察办党支部与嘉禾县袁家镇小街田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共建三方就组织振兴、增强党性修养、推进清廉建设、帮助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市政府研究室党员干部先后深入嘉禾经开区、郴州经开区、郴州高新区现场走访企业13家开展“现代装备制造优势工业集群”专题调研及“三进一亮”活动,并将掌握的情况、发现的问题、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总结提炼,转化为以文辅政的能力素质和建议措施。
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入,我市利用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载体,将党员“三进一亮”与开展党日活动、解决群众困难、开展志愿服务等方面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共建内容。在日常中心工作中,普遍设“党员先锋岗”,建“党员突击队”,举党旗戴党徽亮身份,站排头当先锋作表率,确保党员“三进一亮”常态化。
组织党员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当中开展大调研活动,掌握群众意见诉求,制定“问题清单”和“实事项目清单”,明确解决的具体措施、完成时限、责任领导等具体内容,实行问题清单“挂账销号”。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深入乡村开展“屋场恳谈会”“乡村夜话”“结对跟踪帮扶”“送法下乡”“农产品带货直播”等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服务一老一小”“巩文巩卫、爱卫同行”等活动;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上门服务”“降费(税)减负”“万名党员帮万企”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屋场恳谈会、座谈会及党员大会29753场,参与群众达462万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236条,已经采纳14225条;收集群众反映的大小问题20009个,已经解决17477个。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