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高歌奋进“闯创干”——我市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质、效率大提升、环境大优化”活动综述

作者:全媒体记者 陈红军 通讯员 曹搡 邓珊/文 曹高林/图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02-25


这是“闯创干”的引吭高歌。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考察郴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质、效率大提升、环境大优化”活动(以下简称“四大”活动),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优服务的良好发展态势。

万千气象皆胜景,虎跃龙腾向未来。

高位推动有“热度”,有令必行有“力度”,真抓实干有“亮度”,“四大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激荡着推动建设现代化新郴州开好局起好步的新气象。

“思想大解放”促成“郴州之变”

“郴州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五破五立’打开解放思想‘总开关’,在解放思想中‘闯创干’,努力闯出一条新路子、创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个新未来。”

“实施好既定战略、实现好奋斗目标,关键在解放思想,关键在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

…………

一次次会议,一份份报告,一句句寄语,郴州吹响了解放思想“冲锋号”。

没有思想上的突围,就没有行动上的突破。

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在飞天山镇区郴州大道主干道架设人行天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全媒体记者 曹高林 摄)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领衔推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新一届市委班子建设的决定》。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带头“闯创干”,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出“融湾”思路,全力推进理念、设施、产业、规则、要素、人文“六融”,努力实现与大湾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2021年11月,市委书记刘志仁,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巨培亲率党政代表团赴广州、深圳考察学习并召开交流会,找差距、鼓干劲、抓落实。

思想解放有多远,我们的发展道路就能走多远。

全市上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打造“一极六区”,强力推进“八大重点工作”,统筹推进172项重点改革任务。

全市上下积极践行市委“解放思想 实干兴郴”,营造了干的氛围、凝聚了干的合力、激发了干的劲头、划定了干的标准、见到了干的效果,凝聚起了郴州成色更足、后劲更强、路子更宽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思想之变促行动之变,以思想之变促发展之变,“闯创干”的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加快形成,“郴州之变”赢得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誉。

“服务大提质”创出“郴州品牌”

为产业服好务,为项目服好务,为园区服好务,为群众服好务,“服务大提质”创了新品牌、彰显新形象。

制定出台《郴州市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帮扶工作方案》,38位市级领导深入60家企业调研帮扶100余次,摸排企业问题困难148个,处理到位91个。

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高规格会议,制定发布《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条措施》等文件,动态更新惠企政策“一件事一次办”23件事,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福城旺民企”“金融助上市”“十百千培养”四大行动,完成银企签约项目93个90.7亿元,融资担保新增6.1亿元,兑现惠企政策19万余件,减免税费及优惠奖励资金6亿余元。

2021年,我市2名民营企业家获评第四届全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4家民营企业和7名民营经济人士入围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

产业兴,郴州兴;项目强,郴州强。

制定《郴州市要素保障和项目推进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郴州市“要素资源服务跟着项目走”若干政策措施》等,助推产业项目全要素保障。

成立郴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总协调指挥部和16个项目协调指挥部,全面负责跨区域线性工程和重特大产业项目、示范性带动性强项目的协调推进工作。

围绕推进“十二大优势产业链”,对重点产业项目开展全过程、全周期服务,市县两级领导及市直部门帮扶项目700余次,调度解决问题800多项。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22.53亿元,专项债券额度73.2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7.53亿元,全力保障要素供给。

构建“四个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机制,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44个省重点、536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分别完成投资占年计划的151.75%、179%。

202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高于年初目标1.1个百分点,郴州被纳入省政府2021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表扬激励名单,获200万元奖励。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

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率先推行医院门诊“一次性全程诊疗便民服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实施“十大惠民工程”……一项项有温度的民生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效率大提升”跑出“郴州速度”

跑起来干事,跳起来摸高,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这是共识,更是誓言。

发展,跑出加速度。

1月20日,省政府第九次全体会议对2021年度全省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进行表扬激励,其中我市受表扬激励事项37项,较上年增加42.3%。

2月9日,省统计局公布2021年市州地区生产总值,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增速全省第一,为2014年以来的首次。

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等多项主要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创近年新高。

改革,跑出加速度。

“一件事一次办”去繁就简,服务企业更高效便捷。

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省政府确定的296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全部落实。持续扩大“跨域通办”服务事项,实现43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351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率先出台“飞地经济”登记注册改革10条措施,实施“政企合作、园区共建”模式,在全省首推“测验登”一体化、“首转登”同步化、“预转本”自动化、“上下游”集成化的不动产登记系统性改革,率先实现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常态化,并入选全省法治政府创建示范项目。

服务,跑出加速度。

在全省率先建立推行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被中央党史学教办、《湖南日报》、湖南电视台等宣传推介。

推行“郴心办”网办渠道,减少审批环节13个、缩减审批时限105天,行政审批事项即办件比例达37%。实现企业设立首套印章免费刻制和“免费帮办”。

率先对第三类医疗经营审批部分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间从12日压减至1日;电力工程涉及占道、破道、绿化等事项实现“一站式”联合审批。

“环境大优化”打造“一号工程”

人才洼地、创新高地、发展福地,成为全市人民群众口中的热词。

在主持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刘志仁语重心长地说,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最高规格、最大力度、最硬措施、最广范围,打造“办事不求人、高效便捷、暖心顺心”的一流营商环境。

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打造“办事不求人 高效便捷 暖心顺心”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对标国际国内最优标准和最高水平,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极具吸引力的“二十条”实打实举措。

组建高规格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和“一极六区”营商环境优化专组,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深入开展攻坚行动。同时,制定出台《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的实施意见》,发布亲清政商关系清单。

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

2021年,全市公布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典型案例29起,立案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损害营商环境案件162件、235人。

人才是发展的基石。

发布“人才新政52条”,设立1.65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配套出台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专项人才政策20条,成立郴州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筹备组建郴州人才发展集团,2021年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41名,外国高端人才累计达17名。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

宜章经济开发区氟化学循环工业园内,中化蓝天郴州基地锂电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亚欧水资源研究中心郴州分中心、绿色技术银行、南方碳材料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入驻郴州,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挂牌成立,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37个、市级技术研发中心265家。

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全流程在线调解等诉调对接工作,建立调审联动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年审结知识产权与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432件,涉知识产权案件调撤率达90%以上。

推进“一极六区”,营造更优环境。

大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四水联动”建设模式获得省政府2021年度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通报表扬,资兴市可持续发展案例入选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东江湖绿色数据谷》案例成功入选第一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大力推进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建设,落实21项湖南自贸试验区“首创、首批、首单、首例”事项,初步提炼制度创新成果33个,8个有望申报全国或全省首创。

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上,部分经济指标达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0.1%,居全省第4;黄泥坳矿业、柿竹园5G+智慧矿山建设创湖南省矿山企业首例。

在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上,中国女排竹棚训练馆重修开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4处红色景点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我市大力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2021年宜章县、桂东县、汝城县、安仁县等湘赣边四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体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均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