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劳作的时节,西河沿岸的吴山村,村民们在田间地头为一年的生计而耕耘。在吴山村十组,一处建设中的大规模养猪场内,机器轰鸣,让忙碌的季节增添了更多的生机。
养猪场的主要带头人是村民李宏、李运柒两兄弟。李宏、李运柒是堂兄弟,两人以前都在外拼搏,一个做建筑设备租赁、一个做餐饮,都在各自行业干得不错。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他们萌生了同一个想法——返乡创业、回归田野、回报家乡。
2019年,猪肉行情喜人,李宏决定回乡开办养猪场。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李运柒,两人一拍即合。2020年3月,他俩号召吴山村11位有着相同想法的老乡,成立了湖南营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牲畜、家禽饲养及销售等,并吸引了吴山村十组70%的村民入股。大伙一合计,便在吴山村十组流转了380亩荒地,开始了养猪场的建设。
此时,在这片昔日的荒地上,一个大型养猪场拔地而起。相关建筑工人与当地40多位村民一起,在给厂房进行各类搭建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李宏介绍,预计到今年10月份,他们的生态猪场一期将交付使用,年出栏生猪可达5万头,年销售额能达到600余万元,可以为当地村民年均增收近万元。
“以前我们的生活太苦了!后来出去发展,慢慢有了起色,就想着要回报一下自己家乡。”谈到回乡创业的初衷,李宏告诉记者,组里以前交通闭塞,2016年才在政府投入和集体筹资下,修通了水泥路。现在,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这个户籍人口260多人的村民小组,如今留在家的人不足100人,大部分都是空巢老人。“我想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让村民转变思想,在家门口也能发展。”李宏说,如今,西河沿线乡村振兴建设发展得如火如荼。“这样的发展机遇,我们更需要牢牢抓住。”他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吴山人,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家乡面貌。
同样,从初中毕业就在外闯荡的李运柒,也对家乡的发展十分看好。作为十组组长,他还依稀记得自己当年第一次出门时的场景。“要带上一个冬瓜,卖完了瓜才能换到车费。那种苦日子,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李运柒说,以前村里人均耕地不足一亩,除了保证正常口粮之外,几乎没有额外收入。现如今,留守在家的村民还可以轮流种植烟叶、水稻等。“收入有所提高,但产业单一,发展活力不足。”他说,现在国家发展飞速,郴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设西河沿线乡村振兴,自己作为一名吴山人,更有义务融入到发展大局中来。
2021年12月,湖南营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生猪代养合同,以“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生猪饲养。同时,他们也投入了800万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采用生物降解技术,使养猪场的污水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养猪场建成后,我们只需要安心养殖,新五丰公司将负责提供仔猪、饲料以及技术指导,并回购全部成熟生猪,真正达到不愁销路的纯粹养殖。”李宏说,希望自己的这一行动能够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带动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一起为新时代新农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曹琛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