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时政 > 正文

二十大时光|红色沙洲村 一起向未来——沙洲村党员干部群众认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直播盛况

作者:全媒体记者 黄婧雯 唐思玲 张一多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10-17


2022年10月17日A05版

10月16日,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早早热闹起来了。百余名干部群众齐聚民俗广场,以独特的方式挥洒喜悦,共同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直播盛况。

8时30分,村民罗秋煌就换好了美丽的瑶族服饰,在广场上与近20名舞蹈队的姐妹们会合,一起列队、敲起腰鼓,为大家带来节目《开门红》;9时许,伴着鼓乐声,两条长长的彩龙“游”进广场,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很快,合唱队也集合了,大家挥舞着红旗,一曲《歌唱祖国》动人心弦……大会正式开始前,广场上人潮涌动,大伙儿时不时望向大屏幕,激动地期待着。

沙洲村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直播

10时,大会正式开幕。沙洲村的广场上,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开幕大会直播中,大家聚精会神、认真聆听、用心领会,仿佛置身于大会现场,掌声一次次响起……激动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幸福感更强

村民张美英也是表演《开门红》节目的一分子。表演结束后,穿着一身红的她坐在第一排收看大会盛况,笑得很幸福。

“习近平同志是个温暖的人,看到我血压高,还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当习近平同志的画面出现在电视大屏幕上时,65岁的张美英回想起2020年的情景,忍不住激动起来,“现在我的身体非常好,血压也不高了,还当了舞蹈队的队长,真希望他能再来看看我们。”

张美英说,党的政策好,她的生活很幸福。“每个月不仅可以领到113元的医保钱,还会收到村里给60岁以上老人发的220元养老金。”加上她平常还会摆摆摊、卖卖土特产,游客多时,每天能挣五六百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民载歌载舞喜迎盛会(朱桂花 摄)

“这几年我们这里环境好了,很多方面都有新变化,治安也更好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更强了。”说起身边的变化,摊主罗素香打开了话匣子。她说,这一年多以来,她都在民俗广场上摆摊。从秀水村的家中到沙洲村的民俗广场,骑电动车只要十多分钟,时间灵活,带孩子方便,又能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让她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多的时候,一天有千把块的收入。”她说。党的二十大召开,又给沙洲村发展带来了新希望、新机遇,她衷心希望,今后沙洲村能发展得更好,更突出本地特色,发展更多新业态,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12岁的朱佳妮,是汝城县沙洲芙蓉学校六年级学生。她的幸福感,源于校园里的新变化——这些年,大家搬进了新学校,住进了新宿舍,用上了护眼灯,学习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足。16日上午,她早早与同学们一起戴好红领巾,端正地坐在广场上,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一定会牢记习爷爷的嘱托,好好学习,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她说。

自信心更足

“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深受鼓舞,发展现代农业更有信心了。”种植大户张有发欣喜地说道。

再过些日子,小黄姜即将迎来丰收。张有发说,多亏了田间的灌溉系统,今年的小黄姜没有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长势不错,有望实现增产目标。“以前,我这30亩地每天浇水,最少需要30个人,那成本可高了。现在只要一个人操作就行。”他预计,进行轮作之后,今年他的小黄姜每亩有望增产500公斤以上,每亩预计可增收4000元左右。“这些年,我们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技术、资金、销路都不再是难题,我很满足。比如我们那一片的小黄姜,每年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都会来收,销路从来不用愁。”下一步,他打算带领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壮大合作社,共同致富。

大家激动地挥舞红旗

坐在前排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时,红色沙洲景区讲解员朱淑华特意化好淡妆,边听边激动得拍红了手。“我的心情很激动,也很自豪。”她笑着说,声音里还带有一丝兴奋的颤抖,“这几年,我们这里游客多了,村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仅今年国庆假期,我们就接待了游客6万人次。”她自信地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岗位,继续在沙洲村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把“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好好讲给每一位来到沙洲村的游客听。

“听了二十大报告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党中央对老百姓的民生问题非常关注。作为沙洲人民的一员,我切实体会到了生活的日新月异。”朱小红说。他既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也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的见证者。自“半条被子”的故事火遍大江南北、沙洲村被全国人民知晓后,越来越多人来到沙洲参观红色景点、接受红色教育、感受“半条被子”的温暖。

“因为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党才有了光荣历程、辉煌事业。你们家的变化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共产党坚持为民本色,说到做到。”习近平同志的话得到了印证。一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昔日闭塞的沙洲村蝶变成村富民殷的“明星村”。朱小红家的土菜馆生意越来越火爆,家庭年收入提高到了30多万元。朱小红说:“我们一家都很感恩,感恩共产党给了我们幸福日子。”

临近中午,土菜馆又迎来了好几桌客人。听完报告,朱小红对未来更有信心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沙洲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发展势更优

一边认真听,一边写笔记。翻开郴州市委派驻沙洲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谭诗华的笔记本,6页纸写得满满当当。“听完报告,我太激动了,深受鼓舞,信心满怀。”他认为,在报告中,很多工作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特别是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时,他干劲十足。“这些内容为我们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将沙洲村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信心。”

沙洲村全貌(欧智敏 摄)

“最近我们村里有几件大事。大家白天抓项目,晚上走村入户,算收入账,也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谭诗华说,大家正全力推动幸福新村建设,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素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有效。同时,村里还打造了乡村振兴就业工厂,帮助老百姓实实在在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当前,沙洲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82.1万元,今年有望突破百万大关,人均可支配收入亦有望突破2万元。他表示,下一步,大家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利用好沙洲村的红色资源,把党组织建得更强,把产业发展得更实,把幸福新村建得更好,永远与老百姓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

对此,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朱向群也有同感。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人民大会堂里,话语铿锵。民俗广场大屏幕前,朱向群豪情满怀、信心倍增。在他看来,“半条被子”的故事使全国人民认识沙洲、了解沙洲,给当地老百姓带来难得的机遇。沙洲村应立足现状谋发展,充分利用好“半条被子”红色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和价值力,加大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打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沙洲样板”。

“未来五年,我要当好村里的‘火车头’,带领村‘两委’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把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把基层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好;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村民凝心聚力、同心向党、团结奋进、共建沙洲,续写好新时代‘半条被子’的故事。”朱向群表示。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