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生产的鱼粉在我们店卖得很紧俏,请你们再送些货来。”“市内几十家经销商都要补货,请工人们抓紧生产。”“新推出的‘超级鱼粉’在电商平台很畅销。”……1月5日下午,苏仙区栖凤渡镇瓦灶村的湖南凤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欧海坤的手机响个不停。
“我们都是以销定产,今天已经生产了50万份鱼粉。一月份订单预计突破2000万份。”作为该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欧海坤一边查看车间生产情况,一边记录客户需求。
生产车间内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马不停蹄地将鱼粉打包装袋或搬运到货车上。“我在这干了好几年,一天100多元工钱,加班费另算。以前靠种田养家糊口都难,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大家也干劲十足。”村民李满凤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和口罩,麻利地将粉条、料包装进礼盒中。
“以前,村民光靠农业种植解决温饱问题。如今,通过鱼粉产业的带动,村民们逐渐富裕起来。”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田国清说,瓦灶村是栖凤渡鱼粉的发源地,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村里没有产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级经济几乎空白,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2016年,村里引进湖南凤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后,一碗栖凤渡鱼粉,带动了村里经济,昔日的“空心村”变成了产业村。
“一碗鱼粉带出一条产业链,铺就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田国清说,经过六年多时间,栖凤渡鱼粉实现了从提篮小卖到袋装速食的工业化转型,而鱼粉工业化生产又需要大量的优质稻米、鲜鱼、茶油等原材料。近年来,瓦灶村以鱼粉产业为抓手,发展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成立了栖凤渡鱼粉原材料种养殖合作社,挑选种养能人鼓励他们流转土地,在村里种辣椒、黄豆、葱姜蒜、专用稻。此外,该村还建设了以鱼粉为主打的系列农产品加工集群,有大米厂、鱼粉厂、豆油厂、冷链物流仓库等,一标段已完工并全面投产,年产鱼粉4000万份。2022年,村里还成立了村级供销合作社,以公司运作方式,让村民通过劳务和土地流转方式入股,计划流转土地2000亩。目前已流转土地800余亩,进一步推动了集体经济建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产业兴,则乡村兴。这些年,从瓦灶村生产出来的鱼粉通过电商走向了全国各地,出口至美国、德国等海外地区,鱼粉综合年产值1.7亿元,解决了当地就业村民200余人,带动5000多户农户增收。“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9万元,远远超过了以前。”田国清脸上满是笑容地说,村里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山水田园画卷,每年接待游客近45万人次,休闲旅游业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编辑:曹琛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