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准备好,忙起来!”

作者:全媒体记者 黄婧雯 通讯员 刘奕辰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3-05


3月4日,郴城气温回升。北湖区华塘镇三合村里,人们已经开始为春耕做准备了。

一大早,湖南郴州谷稷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农机维护部部长王清亿就从农机设备仓库里拉出了十几台“大家伙”,准备一一清洗,再做“体检”。

连上高压水枪,仔细冲掉车身上结块的泥土;戴上沾着机油的手套,对准苗床上的连接件一一喷涂;掏出检修工具,认真检查各个零件是否有故障……王清亿说,想要农机发挥大作用,功夫主要在平时。“每年进场前都要这样做好准备。”王清亿说。

这边,农机“体检”还没结束;不远处,一场农机驾驶人考试正在进行。

十几名考生到齐,先笔试、再实操。轰隆隆的马达声中,大家依次下场操作农机,考官站在田边,现场打分。

53岁的骆元波也是考生中的一员。今年,他不仅准备自己持证上岗,还打算在通过考试的考生中为自家公司寻觅一批“新鲜血液”。

“没有机器,我们种田种不下。三四千亩田,全部请人也做不了,不敢想。”骆元波感叹道。2008年,一心一意种水稻的骆元波开始使用插秧机,从此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烘干机、插秧机、旋耕机、轮式拖拉机……他每年都投入资金购买新款农机,慢慢地,公司里拥有了60余台农机,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我们连续三四年,每年都投入50多万元买农机设备。有时是机器要淘汰了,有时是增加了面积。”骆元波说,今年,他又流转了300亩农田,考虑到实际需求,他决定淘汰旧的烘干机,再增加新的烘干机、插秧机等农机。“今年我们还花6万多元买了无人机,4月就会用无人机施肥了,它一天就能施肥80到90亩地,这就相当于十几个人的工作量。”骆元波高兴地说。

在骆元波的计划里,春耕的“战斗”将从育秧工厂打响——今年,他计划育秧8000多亩。“早稻、中稻、晚稻都可以自己育秧,还能接北湖、桂阳的单。早稻可以育两批,加上中稻、晚稻,3月中旬到6月中下旬都可以育秧。到4月初插田之前,还要把肥料拖回来……准备好,要忙起来了。”骆元波干劲满满,撸起袖子算起了时间。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