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郴州市发布了《关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法律责任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对电动车的停放充电做出严格规范。
电动车本身是非常方便的代步工具,但是目前却出现了“人人喊打”的局面,电动车不允许上楼停放和充电,甚至有的城市禁止电动车进入小区,那么如何解决电动车停放与充电的难题呢?
《通告》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消防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从法律层面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进行威慑。但我们都知道,住户之所以执意推车“上楼入户”,且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因为车主的充电刚需得不到满足。有的小区没有规划专门、规范的充电停放点,导致居民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单元门内;有的小区即便规划了停放点,设置了集中充电场所,也会因为数量不够,或经常出故障,致使居民不愿配合;还有的则是因为充电桩充电的价格不划算,车主为了省钱从户外私拉乱接电线充电或者干脆推回家充电,毕竟在停车棚充电更方便,谁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加快加大停车棚与充电桩的建设,降低集中充电收费,缓解居民的“电量焦虑”,将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作为民办实事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的切入口。
《通告》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消防法律责任的明确,让相关部门监管电动车乱停放、乱充电现象时有法可依,但更多的还是依靠每个车主的自觉,切勿图一时方便而心存侥幸,忘了公德和安全。同时,为了保证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问题,还应加强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畅通小区监督渠道,构建意见反馈闭环处置机制,让居民监督更方便、反映真有用。小区物业要保证问题“不过夜”,不给隐患留生存空间。
破解电动车充电安全难题要从根源入手,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要从源头把好电动车质量关,出台锂电池新国标标准,避免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车辆流入市场。同时,要加强车主的消防安全自觉意识,凝聚全社会的合力,标本兼治,才能守护社会平安,将隐患扼杀于萌芽!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