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菊香,女,1964年2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岩泉镇红桥村村民。她从十几岁开始肩负起照顾年迈父母和智障弟弟的家庭重任,几十年如一日,不仅将父母、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将三个儿女培养成才,是乡亲们眼中的“好女儿”“好姐姐”“好母亲”,她用真情、真爱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仁孝之歌,曾获评“宜章好人”“宜章道德模范”“郴州好人”。她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新湖南、红网等媒体报道。
勤劳懂事好女儿 早早当起家庭顶梁柱
姚菊香的父母生有4个孩子,姚菊香在家排行老三,由于家境困难,姚菊香的两个姐姐很早就外嫁了,唯一的弟弟姚中生患有唐氏综合征。姚菊香的父亲做生意失败后,一家人全靠着耕种2亩田地维持生计。小学毕业后,懂事的姚菊香就开始帮忙做农活以及照顾父母和智障的弟弟,早早地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后来结婚了,她就和丈夫卖猪肉,丈夫负责在摊点上卖肉,她则负责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肉。即便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姚菊香都坚定地认为,只要自己能干、肯干,就一定能用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姚菊香一家人合影
在姚菊香22岁那年,父亲姚合云出了车祸落下病根,从此无法再做重活,姚合云还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40多岁就视力模糊,60岁开始就需要每月背着去医院看病。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姚合云病倒后,姚菊香对他的关心有增无减。她细致入微地照顾着父亲的日常起居,一直持续了30多年,直到2009年姚合云去世。父亲去世后,姚菊香悉心照料母亲,直到母亲2022年年初去世,享年94岁。
善良乐观好姐姐 成为弟弟守护者
姚菊香的弟弟姚中生患有唐氏综合征,是岩泉镇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姚菊香上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天都要背着弟弟去学校。因为个子高,姚菊香一直坐在最后一排,这也方便了她边听课边照顾弟弟。
受唐氏综合征的影响,姚中生6岁才学会走路。每天弟弟起床后,姚菊香都要先照顾弟弟的饮食起居。姚菊香的大儿子回乡创业后,姚菊香就到大儿子那里帮忙,每天家里厂里两头跑。姚菊香的二儿子在东莞工作,多次提出想接母亲去那边享享福,以尽孝道,但母亲都因放心不下这个弟弟而拒绝了。姚菊香的母亲去世后,她便将弟弟接到儿子的厂里和自己一起生活。刚开始姚中生非常不习惯,会闹着往外跑,姚菊香就耐心地陪着他适应新环境。看着弟弟的精神和身体越来越棒,姚菊香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姚菊香说:“我这个人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生活比之前好,我就觉得日子都是甜的。”
坚强果敢好母亲 悉心培育三个本科生
19岁那年,姚菊香经旁人介绍认识了家在隔壁乡镇的丈夫,结婚后,两人一起生活在姚菊香家,做起了卖猪肉的行当,共同照顾姚菊香的父母和弟弟。之后,姚菊香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除了每天挑担卖猪肉,照顾父母和弟弟,姚菊香还要教育三个孩子。好在孩子们很争气,一个个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为了他们能安心学习,姚菊香起早贪黑卖猪肉、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村里人劝她说:“农村的孩子长大了不是去打工就是在家务农,读那么多书有啥用?赚了钱把日子过好点呗。”但姚菊香却坚定地反驳道:“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送他们读书!”在她的坚持和教育下,姚菊香的大儿子考上了哈尔滨师大、二儿子考上了东北师大、三女儿考上了天津师大。
现在姚菊香的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孝顺的大儿子夫妇更是主动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接下母亲的接力棒,承担起照顾父母和舅舅的责任。
(整理:邓金秋 )
编辑:段王洁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