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郴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结合发展实际的突围冲锋。
郴州在有色金属、石墨新材料、锂电新能源、粮食机械等领域,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这些领域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也是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将国家所需、湖南所盼与郴州所能紧密结合,也是郴州实事求是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
示范区建设要立标打样。建设“国家创新示范区”,既是郴州完成“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要坚持“紧盯一个目标、把握三个关键、做好五篇文章”的“135”总体布局,创新实施“四水联动”,系统推进“八水共治”,全面构建“水立方”模式,在破解可持续发展典型问题、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等方面持续发力,走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科创型企业要担当重任。创新不问出身,谁能干就让谁干。当前,郴州正加快“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新格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3+3”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郴州样板”,加快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集“创业服务、项目孵化、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园区、龙头企业创建孵化载体,重点培育孵化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行业创新型企业。
产学研合作要走深走实。产学研深度融合,才能推动学科体系与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相匹配,才能推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相衔接,促进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继续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南岭柑橘研究院、郴江实验室、郴州可持续发展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的建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校园走进企业,从实验线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互促互融、发展共赢,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郴州模式、湖南样板、中国方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充分挖掘郴州的发展潜能和优势,既要把特色传统产业改造好,又要构建好现代化产业体系,真正实现发展动能的转变,切实推动郴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曹琛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