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郴州苏仙区6.5万亩早稻已陆续成熟,广大农户抢抓农时,加紧收割早稻,栽插晚稻,开启“双抢”农忙时节,力保粮食丰产丰收。
7月17日,在苏仙区五里牌镇新塘村625亩金黄的早稻田里,稻穗低垂,粒粒饱满,田间来回穿梭的收割机轰鸣,将丰满的稻穗揽入机器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味。另一边,农户正在对收割完的稻田进行翻耕、抽水、晚稻插秧作业,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我家种的早稻面积有600多亩,亩产1000斤左右,再过两天就可以收割完了。”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苏仙区种粮大户曹丽芳夫妇的脸上。
今年,夫妻二人在已有10台机器设备的基础上,新添置了1台收割机、1台无人机、2台插秧机。种田从过去“人扛牛拉”,到现在“机种机收”,育秧、插秧、飞防、收割、烘干等均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耕作效率,有效实现丰产丰收。
“我们现在种粮都是全程机械化,比如无人机飞防、插秧机、收割机,比以前轻松了,效率也提高了,种粮更有信心和希望了。”曹丽芳高兴地说。
今年3月,曹丽芳作为辖区种粮大户,领取到了免费发放的优质稻种,“株两优39”作为品种之一,她尝试种植了200亩,经过农技专家上门服务,培训和指导做好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在上半年“大雨洗花”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好的产量,更加坚定了曹丽芳今年晚稻种植的信心。“我们又把晚稻种植规模扩大到1100亩,希望晚稻也有一个好的收成。”
今年上半年,苏仙区早稻采取推广良种、集中育秧、一喷多促、绿色防控、合理施肥、全程机械化生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鼓励创建单产提升示范片,亩产达426.5公斤,较非示范片增产7%。苏仙区农业农村局中级农艺师赵晓莉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好中晚稻、秋粮田间管理,加强技术服务工作,确保今年的粮食稳产增产。”
据悉,今年苏仙区早稻种植面积6.5万亩,自7月8日开始收割入仓,目前完成收割1.5万亩,预计本月底全面完成收割,全区早稻总产量预计达到2.7万吨,较往年增产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