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 正文

芙蓉国评论|创新模式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作者:胡年兵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8-03


受到“格美”台风影响,郴州市资兴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东江湖因此时隔22年再次开闸泄洪。郴州市迅速进入应急状态,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探索完善科学防灾举措,持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预警更加及时。水利、气象等洪涝预警监测部门应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及时预警联动,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乡村干部要不怕烦、不怕苦,确保第一时间预警预报到点到人。

准备更加充分。平时要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实时监测地质灾害及山洪隐患点。定期组织群众开展防灾演练,将演练当作真实事件来对待,达到明确乡村干部责任、提升地方党委政府处置灾害能力、教会群众知道怎样躲避灾害的目的。各级政府要强化各项应急响应措施,发现险情果断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坚决做到早转、快转,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

举措更加完善。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补齐病险水库、河流堤防、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短板,统筹协调做好防灾物资储备工作,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群策群力,把责任落实到防灾救灾全过程、各层级、每个人。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抗灾抢险,跑出灾后恢复“加速度”,齐心协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编辑:邓金秋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