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一场暴雨,谢宇阳对山洪的记忆,或许还停留在18年前。
18年前,母亲因抗洪牺牲。那一年,谢宇阳12岁,还不是太懂事,“那时候,我不理解,她已经救了很多人,为什么还要折返去救人,结果……”
谢宇阳的母亲就是陈淑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2006年7月14日晚,资兴市原坪石乡昆村,500年难遇的特大暴雨来袭,山洪如脱缰的野马从村后奔泻而下。
危急关头,时任昆村妇女主任的陈淑秀一头扎进暴雨中,挨家挨户叫醒群众,拼尽力气转移群众,自己却被滔滔洪水卷走,献出了年仅36岁的宝贵生命。
舍生取义,这是陈淑秀无悔的选择。
当年,《郴州日报》刊发《无言的丰碑——追记在抗洪抢险中舍己救人的女村干部陈淑秀》,其中这样写道:“她,是母亲,在洪灾来临之际没有独自逃生,而是舍小家顾大家,在将儿子托付给丈夫照看后,独自一人在狂风暴雨中一户一户地叫醒村民,组织群众转移……”
同年7月2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慰问陈淑秀的家人,把小宇阳搂在怀里,噙着眼泪动情地说:“祭奠妈妈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代表我在墓前鞠个躬。”
这次“格美”带来的山洪,让谢宇阳想起了母亲,也读懂了母亲。
“我当时就一个念头,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带着同事逃离洪水围困。”谢宇阳说。
“如果不是有他,我恐怕被洪水冲走了。”女同事付逸说。
作为资兴市州门司镇的基层干部,谢宇阳和付逸同住在镇政府干部职工宿舍。
今年7月26日晚,雨越下越大,谢宇阳隐隐感到一丝不妙,翻来覆去睡不着。到次日凌晨3点,他起床查看发现,宿舍院内已有不少积水。
谢宇阳打起精神,不敢再睡。没过多久,他发现,院内积水在快速上涨。他急忙叫醒付逸,一同从一楼转移至二楼。
“你一定要保护好女同事的安全,把她们平安带出来。”谢宇阳把拍下的视频刚发到工作群,镇长李岳轩立刻打来电话,说了又说。
军令如山,当过兵的谢宇阳懂。
凌晨5点,宿舍院墙被洪水冲塌,大量洪水灌入,他带着同事迅速从二楼转移至三楼。
“当我们转移到三楼时,洪水裹挟着石头、树木等杂物剧烈冲击院墙,房屋被冲得震震作响。这个时候,我不能去赌洪水会不会冲垮宿舍,必须要向安全地带转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谢宇阳回忆道。
屋外,后山菜地,地势较高,应该可以暂时落脚。可难题来了,从屋内到屋外,只能从窗户爬出,可窗户都安装了防盗网。
谢宇阳来不及多想,用蛮力将一扇防盗窗破拆出一个缺口,随后顾不上危险从缺口钻出,跳入了洪水之中。大木头随急流不时来袭,他紧贴墙壁勉强躲过。
“洪水很急,天也没亮,我又不会游泳。他生怕我出事,一边躲避洪水冲击,一边大声安抚我、鼓励我。在他的接应下,我们俩终于逃脱了洪水围困。”付逸说。
好不容易转移至后山菜地,不想菜地附近发生塌方。谢宇阳当机立断,带着付逸以及此前转移至此的两名老同志向其他安全地带转移。
成功脱险后,谢宇阳没有休整,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灾之中。
把一件件救灾物资送进村,把一堆堆道路淤泥装进车,把一个个受困群众转移至安置点……母亲当年的选择,也是儿子现在的选择。
“妈妈!儿子不会退缩!”面对着记者镜头,谢宇阳坚定地说。
这一天是8月6日,也是谢宇阳在州门司镇抢险救灾第一线连续奋战的第10天。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