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资兴灾情发生以后,省委、省政府心系灾区,举全省之力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并建立对口支援机制,明确由23个省直单位和23家省属国有企业对口支援资兴46个村,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帮扶灾区的巨大合力。
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传递了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温暖,彰显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责任担当,密切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点燃了灾区人民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这是一种向难而进的责任担当。大灾面前尤需担当。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时赶赴灾区一线,指挥调度抗洪救灾工作。面对严峻灾情和恶劣的现场条件,各对口支援队伍不谈条件,直插一线,与群众共渡难关。当前,正是救灾和重建工作最吃劲的时段,我们身处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大力发扬良好的战斗作风、工作作风,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先锋队的旗帜。后方的各部门各单位也要以超常规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工作热情,全力为救灾重建工作做好保障。
这是一种不忘初心的人民情怀。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面对大战大考,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党员干部勇挑重担,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构筑起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在救灾和重建工作过程中,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千方百计帮助灾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
这是一种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驰援灾区,各界人士不断捐款、捐物,救灾一线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故事,展现了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书写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出动最精干的救援力量,提供最紧缺的救援物资,投入最紧张的重建任务,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进努力。灾区的干部群众要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摒弃“等、靠、要”思想,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早重建家园。
考验面前见精神,关键时刻显担当。有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对口支援,有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有了一线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在风雨中筑起冲不垮的铜墙铁壁,早日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