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还要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作为党校的教师,本人在湾区沉浸式培训期间有幸参观了佛山市委党校的党性教育馆,并聆听了佛山市委党校穆向民教授的精彩讲座《信仰的力量,铸就百年辉煌的力量源泉》。这次学习之旅,不仅拓宽了本人的视野,而且激发了本人对创新教学模式、打造“立体式”课堂的些许思考。
采用多元教学形式,让课堂教学“热”起来。教学形式的创新,是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关键。佛山市委党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他们巧妙地将佛山“十大传统文化”之一的粤剧融入党校课程,与市粤剧传习社合作,推出了艺术党课“粤韵风华,非遗传承——粤剧文化进党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课程,更让学员在艺术的熏陶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结合郴州本地的文化资源,如昆曲、大布江拼布绣、安仁米塑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党课和传统文化体验课。还可以持续开发类似嘉禾县委党校的“嘉禾伴嫁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文化传承课程。
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数字化时代,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佛山市委党校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前列。佛山深入挖掘全市的红色资源,如铁军公园、邓培故居、西海抗日烈士陵园等,运用音频、视频和VR、AR等技术,打造了VR体验馆,学员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接受高质量的红色教育。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提高了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同样,郴州也可以推进数字化赋能干部教育培训,以数字力量激活红色文化,建设半条被子、濂溪书院、邓华故居、黄克诚故居、湘南年关暴动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教育VR体验馆。在这些体验馆里,学员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身临其境地走进郴州的红色历史现场,感受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完善县市区党校联动机制,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是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佛山市委党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佛山建立了“市区镇三级党校联动发展”模式,成立32个镇街党校,将党校开到“家门口”,打通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还建立了校委委员联系区委党校的工作机制,通过业务指导、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市区镇三级党校在教育培训、科研资政、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联动发展。目前,郴州市委党校积极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下沉各类资源,如依托沙洲分校,深度挖掘并整合了汝城当地红色资源,开设多条跨县市区现场教学精品路线。建立了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质师资共享机制,打造了40名教师、66堂精品课程组成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质师资库及精品课程库。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资、课程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基于此,结合佛山的发展模式,本人建议,在郴州现有的师资库、课程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成四个“库”(课程库、师资库、案例库、现场教学库),覆盖各个县市区的课程、师资、基层实践案例和现场教学点。通过实时动态管理,成熟一个、纳入一个,逐步实现县市区党校的共建共享,推动形成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为龙头,县(区)委党校(行政学校)优势互补、特色发展、具有鲜明郴州特色的党校联动协同发展机制。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