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对口帮扶|3天,移动板房建成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红军 通讯员 李永东 邓文超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8-11


8月10日,江背山下,两栋移动板房立了起来。

这是宜章县对口援建长活村移动板房,由宜章县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地点在资兴市滁口镇长活村黄连寨老村部。

3天,移动板房“长成”临时住房!这是兄弟情深,这是风雨同舟,这是逆境逆袭。

第一天,8月6日,场地清理,材料运进,主体开建;

第二天,8月7日,主体完成;

第三天,8月8日,水电安装完成、室内装饰完成。

搭的是板房,立的是精神。

“明天你去滁口镇长活村组织移动板房施工,三天内必须完成主体及装修入住!”

“保证完成任务!”

施工负责人刘运常接到上级任务是在8月5日晚上10点30分许,此时的他正在休年假。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放弃休假,连夜向滁口开拔,并联系厂家和对接工人。

有幸参与资兴灾后重建,刘运常感到热血沸腾。但想到三天内要完成任务,他又感到压力山大。他清楚,自己虽然承建过多处移动板房,但三天要完成两栋移动板房建设还是头一次,难度确实不小。

夜已深,现场施工负责人成克兵还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从各个工地调配人手,组织进场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

烈日、高温、路远,哪个不是困难,哪个不是考验?

“原本,我们准备走陆路将施工设备和材料运进去,但考虑到道路刚恢复,绕行时间很长,为了缩短时间,后来我们改走水路,用渡轮将施工设备和材料运了进去。”刘运常说。

抵达滁口码头,难题接踵而至——先是渡轮,要等;接着,从长活码头到黄连寨,道路狭窄且多处塌方,设备和材料运输极其困难。

“从8月6日早上7点一直运到下午2点多,人货终于到场。大家开工开战,一直干到次日凌晨1点多,次日6点又接着干。”成克兵记忆犹新。

从长沙一工地赶过来的贾师傅,坐了高铁坐汽车,坐了汽车坐轮船,坐了轮船坐三轮车,抵达黄连寨已是8月6日晚上10点,但他顾不上休息,二话没说,连夜就进了工地。

“第一眼见到黄连寨,河道砂石堆积,村中房屋垮塌,大家没想到灾情会这么重,心里很不是滋味,都憋着一股劲,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成克兵说。

11名板房安装师傅,5名吊顶安装师傅,6名水电安装师傅,忙了白天忙晚上,睡就睡在村部一楼简易折叠床上,还有多不胜数的蚊子“作伴”。

“要说不累,那是假的。但大家都顾不上这些,只想着早点把移动板房搭建完成。”成克兵说。

连续奋战的还有正在抢险救灾的当地镇村干部。

滁口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统战委员李江勇告诉我们,第一天,镇村干部与宜章援建队伍一起共卸载8车板房材料、12吨水泥,清理施工现场10吨自来水管;第二天,协助做好防水;第三天,清理施工留下的建筑垃圾。

这两栋移动板房,共26间688.54平方米,是在8月8日晚建成的,能满足200余名受灾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