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空投点为八面山瑶族乡成康村中洞组老村部,坐标为……”8月17日11时35分,机组人员检查完毕,7220机组机长王抗战启动发动机、拉动驾驶杆,随着旋翼的飞速旋转,装载着紧急物资的运输直升机腾空而起,向着既定目标飞去。
11时57分,完成成康村中洞组投送任务。
12时31分,完成白廊镇杨家坪村塘背组投送任务。
13时9分,完成黄草镇东坪村干坑组投送任务。
近两个小时,7220机组马不停蹄地完成了三次空投任务,运送物资近5吨。
身处密闭的机舱,机组人员经常汗流浃背。“高温天气,座舱温度经常在五十摄氏度以上。”王抗战坦言,持续在高温环境下执行飞行任务,对机组人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最多的一天飞行时间超过6个小时,共12架次。”王抗战告诉记者。
7220机组于8月2日抵达资兴。在此之前,机组先后在岳阳市华容县、湘潭市湘潭县进行航空应急救援。
“受灾地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气流多变,可供直升机起降的降落点几乎没有,能供直升机安全悬停的场地也十分稀少。”王抗战介绍,机组驾驶的Mi-171直升机螺旋桨直径超过21米,其吊挂钢索长达20米,加上网兜,吊挂总长近30米,吊挂的物资处于飞行员视野盲区,有限的场地条件和障碍物对投放的精度要求极高。
面对重重困难,王抗战与全体机组成员协同合作,利用绞车吊篮,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在极其狭窄的山谷区域完成了精准投放。随着一台台发电机、变压器、变电箱等电力抢修物资,以及履带车、挖掘机、柴油等设备物资投送成功,极大地提高灾区的救援效率,增强了灾区人民的抗灾信心;一批批大米、面条、食用油、矿泉水、充电宝等物资顺利送到灾区群众手中,让大家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记者了解到,自7月28日以来,在资兴市参与抢险救援的一共有5架直升机。截至8月17日18时,5架救援直升机累计飞行618架次、270余小时,投放救援物资250余吨;运送抢险救援人员510余人次,转移伤员患者和孕产妇172人。
“我们随时待命,充分发挥好航空应急救援响应速度快、机动性强的优势,坚决高效完成应急救援任务,我们是7220机组,愿成为应急救援的‘轻骑兵’!”机组全体成员发出铮铮誓言。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