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湖南省三村竹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一片繁忙,新鲜采摘的雷笋在这里分拣包装,不久后,它们将出现在江浙沪居民的餐桌上。
“向南2000多公里,同样的春风时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春雷过后的第一拨笋子称作雷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让大江南北的国人认识了雷笋这道食材。而北湖区华塘镇就有一个雷笋生产基地。
经过前段时间的降雨,华塘镇的雷笋进入了采挖季。因其立秋后破土而出,大家习惯性以季节区分,也把这个时候的雷笋称为秋笋。有别于往年,今年的秋笋抢先了半个月上市,受到了江浙沪地区居民的热捧。
秋笋的走俏,源于一次意外发现。三年前,湖南省三村竹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文章在春笋采收完成后,正常进行整地时,意外发现,8月雨后,地里又陆续冒出竹笋,品质完全能达到出售的水平。曹文章惊喜不已,通过公司团队的科学化管理,让原本只有春笋、冬笋供应的基地,实现了秋笋错峰上市。
曹文章介绍,郴州是天然的红壤,特殊的土质能让竹笋的肉质更加白嫩,口感也会更加脆甜一些。
“我们在竹林里面敷上一定厚度的有机质作为孵化的基床,然后保持竹林湿度在45%左右,这样会快速提升笋芽的膨大和冒尖,能保证秋笋的定量供应。”曹文章说。
秋笋的大量产出,给坐拥3500亩竹林的曹文章出了一道销售难题。他考察到江浙沪地区不光是家常菜还是酒席菜都少不了竹笋的出现,一年四季的需求量大。而秋季又是竹笋市场上供货比较短缺的时期,曹文章找准受众,精心培育,打开了江浙沪市场。
近年来,曹文章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带动200余户农户就业。目前基地每年能卖出600吨竹笋,销售额约2900万元。今年,该公司获评省级龙头企业。下一步,曹文章计划加大技术投入,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基地,进一步完善、延长竹笋产业链。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