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嘉禾县在优化营商环境有了大动作。
在全县营商环境第一轮摸底调研工作中,县发改局牵头组织20多个调研小组入园区、进企业,对营商环境评价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共梳理出79条涉及评价的问题。
“我们要向问题叫板、向困难宣战,制定指标提升线路图、时间表、任务书,确保所有问题限期销号清零。”在全县“八大行动”大抓落实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上,县委、县政府态度十分明确。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今年初以来,嘉禾县坚持“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见真章,着力打造“三化”一流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市场主体满意率显著提升。
夜访——领导重视和制度重视的凸显
嘉禾园区,栾树花由黄转红。
在湖南金鑫泉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总经理毛剑锋的心里犹如栾树开满了花。
毛剑锋记得,新任县委书记的第一次夜访,就是在他的企业里进行的。
“在夜访之前,到底还要不要追加投资,我有点打退堂鼓。”毛剑锋跟记者说起实在话。
▲嘉禾铸锻造产业和郴州高新区发展座谈会
2019年创办以来,鑫泉科技不断发展壮大,急需上马二期项目,但遇到了交通不畅、土地难批等问题。
“那天夜访,我说了企业的10多条诉求。县委书记边听边记,然后现场办公,当场办理,当场落实。这让我和其他企业员工十分感动。”毛剑锋说。
加快处理荣兴西路修建问题(涉及鑫泉二期、三期用地的交通出行)是毛剑锋提出的诉求之一。责任落实单位嘉禾铸都集团一周内即完成现场踏勘,1个月不到即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7月中旬荣兴西路项目正式进场施工。
优化公司二期大门口一直未启用的交通信号灯也是毛剑锋的诉求之一。责任落实单位嘉禾高新区一周内即落实到位。目前,该交通信号灯已完成迁移。
企业的一个个诉求有人管、有人办,毛剑锋吃上了“定心丸”,进一步坚定了在嘉禾园区投资兴业的信心。
嘉禾县通过县委书记、县长分别轮流夜访,主动探问,听取建议,收集诉求,先后为企业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29项。
优化园区公共交通,优化公交车路线设置,增加小黄车投放点,是嘉禾园区的普遍心声。
县城管局与三家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第一时间前往园区勘察,初步规划9处停放点。同时,嘉禾高新区联合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出台了嘉禾高新区公交通行方案。
6月21日,鑫泉科技、飞恒合金、两把刀科技、百俊达电子、嘉琦鞋业等园区企业的员工高兴万分。
这一天,嘉禾县城老城区至嘉禾高新区的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该线路共投入新能源纯电车辆4台,全程18公里。发班时间从7:00至17:30,每天发班24趟次。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领导重视,又要制度重视。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身在嘉禾、办事不难”的一流营商环境,嘉禾县建立了县委、县长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机制,构建了15个领域分管县领导任指挥长的“一盘棋”责任体系。县委常委会每月专题调度,季度集中点评督办。工作专班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分析,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考核。
重点项目全周期管理“三段责任制”和“五步工作法”,这是嘉禾县的新探索。
“三段责任制”即重点项目前段、中段、后段全周期管理服务,“五步工作法”即旬分析、月调度、季观摩、半年督战、全年考核。
“‘三段责任制’和‘五步工作法’推行以来,全县干部群众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效果更实在。”县发改局党组书记曹智亮表示。
“四变”——主动服务和精细服务的凸显
之前,有一件事总让湖南蒂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雷衍发感到左右为难,主要就是来检查的多、来调研的多,让企业疲于应付。
今年,雷衍发明显感到了新气象。“现在,来检查的少了,来调研的少了,企业能集中精力忙生产了。”他说。
嘉禾县严格落实“企业无忧日”制度,变“忙陪同”为“忙生产”,这是嘉禾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四变”之一,也是其优化营商环境的“四条硬举措”之一。
▲郴州高新区帮代办服务工作推进会
“企业无忧日”,即每月1日至25日,无特殊情况不能打扰企业,让企业安心经营。
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全面规范涉企检查,落实企业赋码保护机制,推行“登记、扫码、留痕、评价”赋码执法闭环管理,目前已覆盖规模制造企业177家。
还有“三变”,即实行“帮代办”,变“企业跑”为“部门跑”;推行“并联审批”,变“接力跑”为“一起跑”;实施“反向评价”,变“老板急”为“干部急”。
四大新变化,四条硬举措,凸显的是主动服务和精细服务。
湖南恒胜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嘉宝告诉记者,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被告知需要缴纳人防工程异地建设费,但企业不知道怎么办理。通过园区帮代办服务中心的精细服务,从递交申请到办理手续,无须企业跑腿,手续全程办好。
7月1日,嘉禾县出台《嘉禾高新区企业“全链条全周期”帮代办服务实施方案》,嘉禾高新区帮代办服务中心同时挂牌成立。
“在帮代办中,我们做到‘两个一律’,即园区内企业的审批服务事项一律由园区代办,园区外企业的审批事项一律由乡镇部门代办,要求无偿为企业提供从项目落地、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财产登记、惠企政策兑现及涉企经营审批等106项‘全链条’帮办代办服务。”县发改局局长、县优化办主任唐颖说。
嘉禾县进一步理顺企业事项办理机制,实行由一个中心(部门或窗口)协调,组织各责任部门同步审批办理的行政审批模式,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
近段时间,县优化办在忙于梳理问题的同时,还在忙于组织各测评单位负责人在媒体上进行优化营商环境公开承诺。
“这次反向测评,就是要企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各个单位进行不记名测评,排名靠前的通报表扬,排名后3位的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对每个被测评单位来说,无形中带来了巨大压力。”县发改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县优化办副主任肖成正说。
赋能——亲而有度和清而有为的凸显
前不久,恒胜实业董事长王潇飞把广东东莞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乔荣请到了嘉禾,欲通过以商招商方式邀请会员企业来嘉禾投资兴厂。
“在嘉禾投资办厂近两年,我们的信心越来越足。”王潇飞说。
其实,投资办厂之初,王潇飞的心里也是很忐忑。可今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彻底放宽了心。
恒胜实业欲办理自来水开户,可偏高的开户费让企业有点难以接受。问题反映上去后,县自来水公司立即组织对周边县市园区的用水安装收费情况进行调查,随后对嘉禾园区企业供水接入工程收费进行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园区企业自来水开户费与周边县市园区基本持平。
“这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办了件大好事!”王潇飞深有感触地说。
纾困、增效、赋能,嘉禾县打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既亲而有度,又清而有为。
今年6月,随着生产产能的不断扩大,嘉禾县锋达数控机床铸造有限公司需要招收一批熟练技术工,但本地熟练技术工实在有限,企业特别希望能开设铸锻造技术培训班。
▲嘉禾职业中学铸锻造技能(数控和模具专业)培训班实操课
令锋达数控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期盼在2个月内得到了落实。通过深入调研,县人社局与嘉禾职中深度对接并达成共识。9月1日,铸锻造技能(数控和模具专业)培训班在嘉禾职中正式开班,共有学员157名。
“减”出新效能,“优”出新天地。
嘉禾县突出惠企服务,持续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走找想促”活动,坚决落实减本增效等政策措施,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推进“三零”“三省”服务,推进金融数据赋能,建立金融支持重点企业“白名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截至目前,今年全县先后帮助园区企业解决职工住房16套;为22家企业招工500余人;指导18家制造企业申报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5亿元;为企业直接落实惠企资金2019.8万元,建立潇湘财银贷、劳动创业贷两个产业发展基金。
“为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将优化营商环境触角从本地延伸至外地,积极开展跨省办、延伸办,做到了‘私交远距离、服务零距离、对话等距离’。”唐颖表示。
依托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委,县总工会联合县人社局成立了驻东莞农民工维权服务站,县法院成立驻东莞巡回审判点,为在东莞经商和务工的嘉禾籍群众所津津乐道。
作为外出劳务大县,嘉禾流出到广东经商、务工群众超过12.8万人,仅东莞市就有9.3万人。
由东莞回嘉禾,相距400多公里,回到嘉禾法院开个庭,太远太费时;回到工会维个权,来回太折腾。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县总工会联合县人社局成立驻东莞农民工维权服务站,组建法律服务律师团,构建跨省“工会+法院+人社”劳动争议裁诉调解对接联动机制,积极打造跨省异地维权服务平台,及时化解各类劳动争议纠纷。
县法院创新成立湖南省首家跨省巡回审判点——嘉禾县人民法院驻东莞巡回审判点,将买卖合同、侵权责任、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纠纷等20余类当事人协议管辖地、法定管辖地为嘉禾县人民法院的案件纳入受案范围。
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脚步为亲赢民心。截至今年7月,该跨省巡回审判点网上立案602件,线上开庭356次,远程调解434次,为在粤当事人更精准节约诉讼成本。
落实“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柔性执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行政效能“好差评”、12345热线问题处置联动机制,推行“红黄牌”个案追查“137”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政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就是“金字招牌”。
“我们将主动扛牢扛实优化营商环境政治任务,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战略定力,持续落实降本增效硬举措,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曹智亮坚定地说。
编辑:张倩佳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