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周六,在郴州经开区经济合作局办公室内,局长郭一帆正对即将提交会议审议的招商项目资料进行整理。郭一帆告诉记者:“自从推行‘EPC总承包+招商’的模式后,前来经开区投资考察的企业明显增加,最多的一次是今年5月13日,仅一天就接待了9批来访客商。”
虽然现在前来考察的客商络绎不绝,但2021年郭一帆刚到郴州经开区工作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鲜有项目来区考察,都是我们一通通电话、一家家上门‘营销’。这样的传统招商方式不仅意向企业少,匹配效率低,实际效果也不好。”谈及项目招商的今昔对比,郭一帆感叹不已。
敢试敢闯,系统谋划引凤来
郭一帆告诉记者,为了突破项目来源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2022年下半年,郴州经开区大胆实施招商引资市场化改革,探索“以工程项目换制造产业”的新路径,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采取“EPC总承包+招商”的方式建设运营,招标引进具有建设、招商和运营能力的专业企业,依托其招商、运营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化、专业化的优势,边建设、边招商,达到快速建设、快速招商、企业快速入驻的目标。“这个模式刚刚提出时,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有些同志对这种新的模式持保留意见。”郭一帆说道。
但身为经济合作局局长的郭一帆知道,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支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而想要实现招商引资的突破,在竞争愈发白热化的招商赛道上脱颖而出,就必然要在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打法”。“为了给‘EPC总承包+招商’这个新模式提供法律依据,我们与律师事务所团队进行了仔细的沟通交流,又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通过参照法律顾问团队的建议,最终由园区召开会议集体决策实行。”郭一帆告诉记者,“这个模式推出后,前来经开区考察的客商数量明显增多,以该模式合作的长冲科创产业园自2023年底交付以来,已签约入驻12个项目,厂房入住率达92%。”
严格把关,招精引实强质量
招商项目来源不足问题解决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引进的项目质量如何保证,如何确保招商工作的实效?“面对‘EPC总承包+招商’实行后,各类项目应接不暇、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择商选资,聚焦主导产业,坚持招大引强、招精引实。”郭一帆说,“我们经济合作局与产发、财政、税务、安环、平台公司共同派出人员,组成招商小分队对拟入园的企业进行实地深入走访考察,形成由每位考察组成员签字确认的考察报告留档;对一事一议重大项目,委托律所、会所、投行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尽调并形成尽调报告提交会议决策参考。经过实地考察后符合要求的企业,我们还会通过项目入园评审会、行政办公会、党工委会进行集体讨论决策,确保入园项目优中选优。”
由于不少拟入园企业都是从省外引进的,为了了解企业真实情况,郭一帆出差、加班成为了常态。“虽然经常加班和出差,但是看到园区一天天地充实起来,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郭一帆说道。
积极服务,安商亲商优环境
“什么时候能交地?什么时候能动工?什么时候施工许可证能办下来?”企业落户经开区后,投资商们一连串的疑问一下子又堵在了郭一帆的心口。作为最早与企业接触的部门负责人,很多企业遇到问题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招商洽谈时做出的承诺怎么快速落到实处,怎么才能让项目早日投产见效,他深知只有自己挑起“服务员”“联络员”的担子,才能让企业安心放心。
工作有了方向,剩下的就是攻克一个个难题。位于长冲科创产业园的湖南省中子新能源有限公司用电困难,变压器安装迟迟未能到位,郭一帆便主动为企业服务,积极协调平台公司和电力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用电难题;慧捷电子公司由于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交通不便,导致员工流动性大,郭一帆便主动担当企业服务员,向管委会汇报争取,推动配套设施完善,帮助企业解决稳工困难。
真诚往往最能打动人心,郭一帆的努力和付出,收获的是企业的信赖与尊重。今年上半年,郴州经开区招商签约引进项目28个,签约金额167.7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4个,实际开工项目19个,签约项目个数、总签约金额、实际开工项目个数及三类500强项目个数均排名全市第一。
“对待每个引进的项目都要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好,如果只是把它‘生’出来就不闻不问,那也难以茁壮成长。”郭一帆告诉记者。正是他的这份“敢”劲干劲,又陆续招引了三分地稀贵金属高纯化、光伏晶硅新材料、4GWh储能集成项目等一批产业项目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