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桂阳:“金叶”满仓话丰收烟农收入13.3亿元

作者:通讯员 廖诗卉 邓凯元 王清一    来源:今日郴州      发布日期:2024-09-27



秋风送爽,金叶飘香,9月26日,桂阳县27个站点,64条收购线的烟叶收购工作圆满完成。有着“全国著名烟仓”之称的桂阳县,烟叶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桂阳县抓好烟叶产业规模发展、质量提升、基础保障,持续擦亮“桂阳金叶”品牌。2024年,桂阳县收购烟叶66.44万担,超额完成任务1.66万担;完成烟叶税收2.7亿元,超额完成任务税收850万元;烟农收入13.3亿元,烟农户均收入13.15万元。

“一盘棋”打好烟叶产业基础保障

桂阳烟区,山区复杂、丘陵密布,河流源短流急,河道狭窄弯曲,山洪灾害易发。“我们村背靠大山,位于漼江河下游,以前一到雨季,山上的水全聚在漼江河里,你看现在这漼江峒,以前可以说是‘种七年,淹三年’。”漼江村村民说道。

烟基工程是民心工程,是惠民增效的希望和保障。桂阳县坚持全县“一盘棋”,把烟基工程建设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统筹考虑,把水利、农业、农机、移民、交通等部门支农政策和资金有效结合起来,助力做优做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

2014年,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立项争资,获中国烟草总公司投入专项资金3.09亿元,在县域北部、漼江上游兴建桃源水库,总库容1512万立方米,8.8万亩烤烟受益,每年新增灌溉收益331万元,改善灌溉效益3478万元。

今年3月12日,由国家烟草援建1.16亿元的蒹葭水库,在桂阳县敖泉镇蒹葭村如期开工。298万立方米的总库容,将让桂阳县敖泉、欧阳海两个乡镇15050亩农田灌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受益人口达2万多人。

近年来,桂阳县结合烟区实际,树牢“夏病冬治、夏灾冬防”理念,开展畅通烟区灌溉“最后一公里”行动,利用农闲期,持续10年开展冬季烟区小水利改善调研实勘,投入烟水配套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对全县42个产烟村组的121公里沟渠进行修整、疏浚,清理淤泥6万余立方米,修复灌溉沟渠465条,补充建设骨干沟渠64条、20.5公里,全面畅通烟区“毛细血管”。

桂阳县构建“政府引导、烟草督促、烟农自主运作”的烟田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坚持从烟叶税中提取3.5%作为专项管护资金,确保烟基项目发挥长效作用。此外,还强化气象、水利、烟草、电力等部门联动,加大防灾减灾投入,完善防雹、防洪、防病、电力、保险、自救等生产保障体系建设,解决烟农后顾之忧。一项项惠农助农新举措落地生根,烟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正转化为无数烟农种烟的信心底气。

“一股劲”抓好烟叶产业质量提升

烟叶是怕涝作物,烟株连续泡水根系易缺氧坏死,遭受冰雹则会导致烟叶倒伏和破损,残留在田间的破损烟叶和断枝可能会成为病害的温床,从而造成减产或绝收。今年4月,受到强对流天气影响,流峰镇遭遇了雹灾和洪涝灾害,全镇7200亩烟叶不同程度受灾。

灾害发生后,流峰烟站站长谭文兵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包村到户,深入受灾烟田,手把手指导烟农清理受灾烟叶、培土、追肥、喷药,有效切断了病害的传播途径,为烟株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株株烟叶关系着烟农一年的收成和一个家庭的收入来源,我们全员下沉,送技救灾,一边进行培土和追肥,促进烟株再发新根和分化新叶、及时指导烟农调配防病药剂并进行全面喷施,一边开展‘金叶夜校’培训,手把手传授技术,最大力度为烟农挽损!”谭文兵说道。

“当时看到烟叶被冰雹打了、烟田被水淹了,觉得心都冷了,搭帮谭站长和技术人员对我的帮助,没有你们,我今年哪有这样的好收成。”日前,烟农李帮湖交售完烟叶后,特意找到谭文兵和技术人员王诚浩等人,感谢他们及时帮助自己抢险减灾,保住了烟叶好收成。今年,李帮湖种植烟叶100亩,烟叶销售收入71万余元。

流峰镇今年先后遭遇两轮强对流天气,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及时完成了灾后防治补损工作,最终以18450担,超任务320担的成绩圆满收官。“服务烟农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建立了长效跟踪机制,定期回访,深入了解烟农的需求、困难,跟踪政策的落实,让烟农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谭文兵笑着说。

近年来,桂阳县积极创新和改进烟叶生产管理方式,从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调制、预检和收购等六个环节,对烟农实行定期、动态评审,并积极引导烟农合作社发挥服务烟叶产业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专业化服务。此外,还建立烟叶生产网格211个,严格按“一片、一线、一生”要求,形成区域明确、责任细化、监督到位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扎实推动各项烟叶生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

“一体化”推进烟叶产业规模发展

9月22日,在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仁义烟站,一筐筐的“黄金叶”有序过磅进入成包仓库。37岁的“新烟农”郭兴明给笔者算起了一笔“丰收账”:“我今年种植了60多亩烟叶,烟叶交售收入一共36万多元。除了自留外,我还拿出13万发给了11个在我这里务工的乡亲们。”郭兴明喜上眉梢。

作为一名“85后”新烟农,今年是郭兴明种植烟叶的第一年。前些年他在外务工,收入能养活自己,却照顾不了家里人,看着家乡荒废的土地也惋惜不已。今年,他在政府和当地烟草站的帮扶下开荒种起了烟叶,计划订单种植模式和“保姆式”的技术服务也让他有了“种好田”的底气。“现在政策蛮好,我们种植、烘烤烟叶各方面有不懂的,烟草站技术人员都是一对一给我们培训,我种植的‘云烟87’亩产高达350斤,今年我还自己投资新建了烤房和分级房,准备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谈起未来,郭兴明信心满怀。

桂阳县烟叶种植主体10131户,今年,像郭兴明一样的“新烟农”还有255户,其中40岁(含)以下青年烟农898户,占比8.86%,同比增加382户,种植主体年龄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主体数量实现再增长。

2024年,郴州市委、市政府安排桂阳县烟叶生产计划24.53万亩,收购计划64.78万担,占全市计划的二分之一以上,任务重,压力大。桂阳县把落实面积、做大规模、培优产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按照“稳定老户、发展新户、培植大户、引导回流户”的工作思路,加大生产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专门从烟叶税收中提取4%支持村集体经济,着力巩固老区、拓展新区、恢复萎缩区,该县实际落实烟叶种植面积25.1万亩。

“金叶子”鼓起“钱袋子”,一个个烟农富在烟叶产业链上,正是桂阳烟叶高质量发展的最好印证。

(编辑:刘娟丽二审:张明三审:肖勇)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