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大而化之,而是要贯彻始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针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要坚持打早打小,不解决不松手,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要敢于动真碰硬,推动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切实解决环境治理的实际问题和群众身边的烦心事。领导干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用层层压实的“生态责任链”串起环环相扣的“制度保护链”,构建起美丽中国坚实的绿色屏障。
美丽中国建设不求表面光鲜,而是要固本培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还源自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必然选择。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做好促进发展和环境治理两篇文章,推动绿色转型、绿色创新,将绿水青山的坚守,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果实。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久久为功。生态环保关乎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我们青年一代更是要与时代同行,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要学习毛乌素人“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干劲,发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治沙精神;要学习塞罕坝人“敢教日月换新天”“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气概,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一辈辈人接续奋斗下,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长征路上留下灿烂的一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丽中国就是要使祖国大好河山都健康,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健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锚定目标,万众一心,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人们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更健康更幸福的高品质生活。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周喜林
编辑:谢莉娜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