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芙蓉国评论|传承“六尺巷”精神 绘就基层“和合”画卷

作者:通讯员 郭远华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11-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安庆市考察桐城市六尺巷时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六尺巷的故事,呈现了“谦和礼让、和谐共处”的基层治理方法。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应主动将“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精神”传承好、运用好,用心绘就新时代基层“和合”画卷。

破胆怯,钉准钉子要有底气。基层可能面临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若在处理复杂矛盾、协调利益关系时,心中缺乏底气,就容易畏难露怯,影响问题破解。基层干部须练就基本功、锤炼真本领,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到锲而不舍,有信心、有底气地去解决工作上的“疑难杂症”,努力把矛盾纠纷调解往实处做、深处做、细处做,充分打造和谐的基层氛围,实实在在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常俯身,化解矛盾要接地气。面对矛盾纠纷,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敢于走出办公室、善于走出办公室,要巧用“六尺巷”工作办法,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到现场去访民情、察民意,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打交道、拉家常、话平安,努力把准问题症结,弄清矛盾来龙去脉,实实在在地以实际行动让群众体悟“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形成相互理解、维护礼让、邻里和谐的社会秩序。

蓄闯劲,打牢根基要下力气。在基层治理中,村庄规划、道路修建、项目建设、耕地保护等民生问题层出不穷,基层群众发生矛盾纠纷的成因也千差万别。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基层党员干部要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找准矛盾化解的平衡点和着力点,用心、用情、用力打通矛盾纠纷上的症结、解开群众心头上的心结。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过筛子”,理清背后复杂的逻辑,采取“靶向治疗”,撬动问题解决,真正做到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诉群众之所求,坚决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