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数据,今年前11个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达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是旅游产业的持续升级,更是中国魅力的精彩绽放。
政策利好,入境游市场迎春天。中国入境游市场的快速增长,离不开一系列便利化措施的落地实施。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公告显示,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10天),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激发了他们的来华热情。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携程平台上,截至目前,中国入境游人次同比增长119%,第三季度入境游酒店预订同比增长约100%;去哪儿网站数据显示,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线机票的旅客持续增加,其中持马来西亚、日本等护照的预订增幅均在2倍以上。中国入境游市场复苏的强劲和潜力愈加凸显,政策的“推进剂”正为中国的旅游业注入新的动力。
深度游玩,入境游产品更丰富。随着过境免签政策的优化,外国游客在中国的停留时间更长,活动范围更广,这也对入境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外国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各旅行社纷纷推出深度游玩产品,将观光与体验相结合,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例如,携程集团与阿布扎比文化和旅游部达成全球战略合作,进一步增进中阿两国旅游合作与人文交流;众信旅游也推出了“北京+北戴河”“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多元化产品,不同城市的组合搭配,让入境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样。这些举措及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入境游的品质和体验,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服务升级,迎接入境游新机遇。入境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服务质量的升级,各地纷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付服务体系,提高外语服务水平,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以北京为例,英语、法语、俄语等9种语言的国际版门户网站让不同语种的人们能够更方便地了解我国首都;颐和园、天坛等知名景点已落实双语预约服务,景区内部也提供双语标牌。在湖南,张家界编印中英韩《张家界旅游指南》等多语种旅游宣传资料,全市37个等级景区等重要涉旅场所实现中英韩文标识标牌全覆盖,4A级以上景区分步骤普及讲解耳麦,提升游客体验感。入境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在飞速发展,既有助于增进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扩大了影响力。
中国入境游市场的升温,是中国开放姿态的生动体现。从政策的推动到企业的响应,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未来,随着更多便利化措施的出台和旅游产品的丰富,中国入境游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期待更多的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亲身感受新时代中国的魅力。
(编辑:刘娟丽 二审:陈莉 三审: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