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市稀贵金属循环回收利用取得很好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稀贵金属材料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曹林文看来,我市稀贵金属行业准入门槛不高,存在同质化竞争,稀贵金属材料企业的规模有限,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大多停留在有价金属回收层面,而中下游企业的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更是短板突出,完整产业链企业处于空白状态。
为此,曹林文建议,由政府、企业共同努力,助推产业提质升级,全面夯实我市稀贵金属材料产业根基,政府可以出台专项产业财政扶持政策,引导资金精准流向关键领域,助力产业突破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从资源型转向“高、尖、精”技术型转变,不断稳固产业优势,进一步助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还要整合区域资源,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聚力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稀贵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双提升,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新格局。
“还要加大投入让产业优势更优。”曹林文说,进一步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平台,支持推动本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促成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携手共建新型稀贵材料研发中心;多方联动承担一些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大技术研发资金注入,持续聚焦工艺革新、设备升级、产品迭代,全方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本领。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专项贷款等举措,加大对稀贵金属材料企业的帮扶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激发创新活力。
曹林文表示,希望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有关企业奋发有为,争取把稀贵金属材料产业的优势做的更优,推动全市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倩佳二审:陶子瑶三审:刘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