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早上,“小巷管家”谢茜明戴着红袖章,走在日常巡逻的路上,在苏仙区南塔街道南街社区南正新村小区大门口,眼前的景象让她皱眉:一辆私家车的车主在附近米粉店吃早餐,将车停在了小区门口,挡住了路。她立马向街坊四邻打听车主,在店里找到车主后,又敦促其将车挪开,以免影响小区内赶着上班、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出行。
谢茜明今年77岁了,她是南街社区的居民小组长,退休后将余热洒向了社区服务。作为人老心不老的“小巷管家”,从调解邻里间的摩擦纠纷、完善小区的基础设施,到纠正乱停车、在古井洗衣服等不文明行为,谢茜明总是积极主动地与居民进行沟通,用自身威望和公道正派的作风解决了一桩又一桩看似微不足道却关乎民生福祉的琐事。
“街上的路灯坏了,居民们就从阳台上伸出脖子大声喊‘谢姨,灯坏了!’我就打电话告诉市政部门,一来二去,连修路灯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谢茜明笑着告诉记者。
在南街社区,有一群像谢茜明这样的“小巷管家”,他们每天穿梭在楼栋街巷,心头装着街坊四邻的烦心事。
南街社区的偏瘫老人陈月招行动不便,老伴去世,女儿外嫁。在女儿回郴州照料她之前,邻长何月英时常帮她买菜、倒垃圾,还将陈月招的情况反映给社区,帮助其申请临时救助。“陈月招的女儿回郴州后,白天要上班,就给了我一把她家的钥匙。我时不时就去她家看看,主要是担心陈月招行动不便,在家里磕了、摔了没人发现。”何月英说。
近年来,苏仙区全面推行由社区干部担任片长、居民小组长担任组长、居民代表担任邻长的片组邻“三长制”。“我们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片长,定期与居民小组长、邻长召开工作例会,基本做到了家家情况清、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三长’是基层治理的有心人、矛盾纠纷的解铃人、平安家园的守护人,他们是构建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基石。”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王海霞说。
以“三长”为代表的“小巷管家”激活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不仅帮助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还激发了每一位居民参与社区共治的热情,从根本上改变了社区的整体面貌。
南街社区原北湖区饲料公司家属区内有一条道路通往市儿童福利院,这片老旧小区没有规划停车位,导致这条不宽的两车道停满了私家车,即使路面安装了马钉、标注了“消防通道不得停车”的大字也无济于事。
“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进不去,后果不堪设想。”住在该家属区的居民陈玉华对此十分忧心。
为解决这一问题,南街社区向有关部门申请后,于2024年12月底将附近一块590多平方米的闲置国有土地进行平整,用于建设停车场。
“在设计阶段,我们就积极给社区干部出主意,希望在停车坪四周种一些树木,添置一套石凳石桌,既解决停车问题,也让附近居民有个休闲的去处。”居民刘汝兰告诉记者。
如今,停车场的建设稳步推进,居民们的诉求也被采纳。
在城市的喧嚣中,南街社区的小巷里蕴藏着安宁与和谐的烟火气。发现问题找“小巷管家”,小问题当天解决,难解决的问题大家商量着办,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让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温情。
编辑: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