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育秧大棚
地整平了,明年春暖花开时好种柑橘苗。”1月27日上午,腊月廿八,记者走进资兴市唐洞街道镜塘村,碰到正在指挥着挖掘机整好最后一垄地的大秧堂组村民许志刚,便聊起他在荒山里“刨金”的创业故事。
多年前,在外经商开厂的许志刚获得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之后回到村里盖起了小洋房,过起了休闲的日子。虽然自己的日子过好了,但看着村里的一大片荒山,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便琢磨着在山上发展产业,让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乡亲一起致富。
高标准农田建设
说干就干。2018年,许志刚流转荒山100亩,并自费到资兴市清江镇、永兴县、江西省赣南地区等柑橘主产区考察学习柑橘种植管护技术。当年开垦荒山60亩,建立冰糖橙基地。“2018年,我投入资金上百万元建基地,通过几年的精心管理,如今产出的冰糖橙甘甜可口,品相也好,去年产果1万余公斤,以12元/公斤的价格全部销往了广州、深圳。”许志刚说,现在是挂果期,再过三四年就到了盛果期,预计可产果15万余公斤,按1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可获利150万余元,效益可观。2024年,许志刚再次开垦荒山40亩,待今年天气回暖时,计划全部种上冰糖橙,并安装弥雾系统和肥水一体化系统,走科学种植的“新”路子,争取丰产丰收。
在镜塘村,与许志刚一样在山上发展绿色产业的,还有许模南、许香林、许乙改等一批“新农人”,目前荒山里种植冰糖橙共400余亩。近期,他们抢抓冬闲时节,开展“改品种、改品质”的果园改造建设,装网棚、施底肥,山上一派新年春耕忙的景象。
山上冰糖橙基地生产忙,山下新建好的育秧大棚里笑声朗。镜塘村党总支委员黄志平和来自资兴市区的农技干部也在忙着对图纸、搞设计、算效益。“赶在年前设计好图纸,春节后就能直接安装控温控湿控光设施、配齐水肥喷淋滴灌设备,这样就不耽误春耕生产了。”黄志平说。新建的育秧大棚占地4600平方米,春季可帮辖区种粮大户集中育秧1000余亩,秋冬季农闲时,大棚还可以用来种植草莓、黄瓜、辣椒、玉米、豆角等果蔬,实现“一棚多用、农棚农用”的目标,助推产业振兴。
“镜塘村作为资兴市有名的双季稻核心示范区,街道争取项目资金460万元,用于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建设,共改造耕地面积1100余亩。”唐洞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宋东波介绍,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900余亩、修建水渠3500米、建设水泵房3座,项目完工后,该村的1900余亩耕地将真正成为“良田”“优质田”。
新的一年,镜塘村将继续唱好“山”歌,村集体的230余亩油茶林、400余亩冰糖橙将发挥“新”效益;走好“水”路,充分利用山下的小(一)型、小(二)型水库和山塘的700余亩养殖水面,养殖东江鱼;写好“土”文章,即将完工的超千亩高标准农田,配上智能化育秧大棚,以及“新农人”的新理念、新技术,大干、快干绿色产业。如今,绿色发展的“富春山居图”正在镜塘村徐徐展开。
编辑: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