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芙蓉国评论丨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作者:李李    来源:今日郴州      发布日期:2025-02-26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新时代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其中“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亮相,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密码”。这一理念的提出,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农业发展的新征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科技创新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科技正深刻改变着农业的面貌。在种业领域,“南繁硅谷”等重大科研平台不断发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致力于攻克突破性品种,让中国粮用中国种更有底气。农机装备也在加速升级,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研发应用,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便捷。无人机在田间穿梭洒药施肥,智能灌溉系统精准调控水分,智慧农业借助人工智能、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为粮食增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筑牢根基。

绿色发展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鲜明底色。在追求农业高产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的推广,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粮食机收减损、适度加工和科学存储等技术的发展,减少了粮食产后损失,保障了粮食安全;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让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产业融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为农业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从农产品的初加工到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旅游产业碰撞出火花,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培育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打开了新视野、开辟了新路径。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不断汇聚各类要素资源,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充分涌流,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编辑:刘娟丽 实习生 周美岑 二审:陶子瑶 三审:李造雄)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