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想事成成为现实。民生是社会治理的根本,民心所向,焦点所在。代表委员应深入了解“群众想什么”,通过基层调研和提案建议,反映民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教育减负、医疗就诊服务、住房安全保障、就业岗位、节日交通拥堵等都是民众高度关注的领域。代表委员应当关注这些领域的发展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出台和早日实施。
让解决问题成为共识。矛盾问题是民生考题,问题所在,堵点所在。代表委员应积极参与社会内部矛盾问题的协调解决,献计献策,当好参谋,推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乡村振兴、管网治网、信访等领域,代表委员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平衡力,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疏通堵点,解决痛点,平衡多方利益。通过真心付出的努力协调,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和谐和美。
让民意直通成为真实。基层民意呼声传播距离有限,代表委员应倾听民众的声音,形成主旋律,写在纸面上,直通各级两会会场。同时也应搭建更多的民意收集反馈平台,让民众能够直接便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委员也应主动透明,视情公开自己的履职情况和提案建议内容,接受民众的监督和评价,确保民众期望安全抵达。
让回音解读成为及时。发挥代表委员上传下达中转站作用,民生关切不仅是代表委员履职的出发点,也应是其落脚点。代表委员的每一项提案建议及有关部门的回复、落实情况,也要在第一时间反馈回应,对于暂时不能解决落实的要做好耐心解读,赢得理解。通过上下不懈努力形成闭环循环,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增强人民的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总之,把民生关切作为代表委员履职的焦点,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宗旨体现。只有不断加强和发挥代表委员的履职作用,才能确保国家政策更好地反映民众需求,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推动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
(编辑:张倩佳二审:黄慧三审:肖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