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全国三八红旗手”邝素珍:巾帼绽芳华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婕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3-07


惊蛰已至,万物复苏。宜章县梅田镇龙村瑶族村的数千亩脐橙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施肥打药情况怎么样?”龙村瑶族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邝素珍正仔细向技术员了解脐橙黄龙病的防治情况。

2002年,经商十余年的邝素珍,经村干部引导,成为了龙村瑶族村的妇联主任。2017年,在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她又当选为龙村瑶族村党总支书记。今年,邝素珍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多年的坚守与创新,邝素珍带领龙村瑶族村从曾经的省级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的脱贫攻坚示范村,带领瑶汉同胞蹚出了一条“强产业、优环境、善治理”的蝶变之路,打造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层实践样本。

龙村瑶族村是瑶汉混居村,由三村合并而成,曾是宜章县有名的软弱涣散村、信访村、贫困村。因煤而富,也因煤而困,是龙村瑶族村曾面临的现实困境。弃煤求富,由“黑”转“绿”,是龙村瑶族村找到的致富“金钥匙”。

2017年,龙村瑶族村面临整村亟待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为主动寻求出路,邝素珍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大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同时积极调整村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废弃矿山复垦,盘活土地,将村里700多亩水田、9000多亩山岭统一流转,引进大户承包种植脐橙、柰李、油菜和油茶等作物,走出了“脐橙主导+多种业态”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全村脐橙种植规模已达6000余亩,柰李500余亩,油茶600余亩,养殖藏香猪3000余头、生猪10000余头,带动600余人就业,村内务工人员人均增收2万余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

与此同时,邝素珍把村级电商服务站建在了人大代表联络站上,组织村民把从山里采的、自家种的各类农产品收集起来,统一免费包装、线上销售,将人大代表进站履职与促进全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建设一个站点、拉长一个链条、育强一个产业、致富一批群众”。2024年,该村电商服务站带动销售当地土特产580万元,村集体增收6万元。

为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2024年,龙村瑶族村为农服务中心开始建设,预计2025年5月份建设完成。“为农服务中心将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包装,帮助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拓宽销路。”邝素珍说。

不仅如此,邝素珍还要全力抓住时代风口。“我们目前正着手进行短视频拍摄,今年内也将启动直播带货。希望通过短视频拍摄和直播带货,助推农产品更进一步打响市场,更好助力村民致富。”邝素珍说。

产业强了,环境也得美。在环境整治上,邝素珍首先将目光放在了龙溪河河道治理上。她自筹资金,带领村民运河沙、挖泥土,进行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岸坡绿化等。解决了河道治理问题后,邝素珍又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在全村上下大力开展“三拆三清三改三绿三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美丽屋场”建设,在整治空心房、旱厕,建成生态游步道、绿化景观和红色瑶族文化墙上,成效显著。

2021年,邝素珍带领村民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了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不仅提高了粮食生产保供能力,还改善了村容村貌。

能取得如此显著的工作成效,离不开邝素珍先进的工作方法。2021年,邝素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创新推出“8354”工作法:将全村按人口分布划分为8大片区,落实妇联执委、党员、网格员包干到户制度,形成精细化服务网络;组建党员突击队、妇女志愿队和能人帮扶队3支队伍,在矛盾调解、产业发展中发挥先锋作用;聚焦脱贫攻坚、环境整治、产业升级、电商赋能、文化传承等5大主题,系统规划乡村发展;通过议事清单、职责清单、制度清单和资金筹集清单等4张清单,闭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如今,“8354”工作法已成为龙村瑶族村基层治理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工作效率更高了,群众纠纷更少了,党群干群心更齐了。”邝素珍坚定地说,“今后,我仍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继续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黄慧

三审 | 肖向荣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