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两位代表作为中国制造业领军人物同台亮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诠释“中国智造”的崛起之路。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创新”,中国制造业的脉搏正以惊人的速度跳动。在这股“智造”浪潮前,郴州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该如何顺势而为、跨越发展?
湘南大地从不缺乏变革的勇气。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5G+智能采矿操作室里,工作人员只用手轻点鼠标就能操作大屏另一端的采矿前端,采矿到出矿、破碎,再送入选厂,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湖南农夫机电有限公司研发了国内首创的橡胶履带拖拉机,将农机做“小”,并搭载北斗终端和智能操控系统,实现农机的“百人千面”,完美适应丘陵地区的各种需求。
这些将自然禀赋与数字文明深度融合的智慧,让郴州在“东数西算”版图中刻下独特坐标。但目前,“郴州智造”仍面临“群山无峰”的挑战,破解困局需要一场系统攻坚。
第一战场在“绿色智造”的突围。对全市矿山进行1:1数字化建模,实时监测生态修复指数,建立从矿石开采到终端产品的碳足迹追踪体系,为每件产品颁发“绿色护照”。发展智能分拣系统让再生铅、银等战略资源重回产业链。继续大力发展锂电新能源、智慧农机等优势产业,争当“制造湘军”的先锋军。
第二战役在产业生态的重构。未来,郴州可以实施“灯塔工厂领航计划”,遴选优质企业打造全要素数字化标杆,形成“一企带一链”的裂变效应。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农机装备制造等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沉淀可以复制的工业模型,让中小企业转型不再望“云”兴叹。
第三战线在人才逆流的破局。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虹吸”,郴州可以创新诸如“候鸟工程师”等机制,建立“周末专家库”,大湾区工程师可通过数字系统远程指导。郴州的高等院校要针对郴州的产业发展开设适合本地产业的课程,用好“课堂+车间”模式培育本土技术中坚。在环境方面打造“智造生活圈”,给予引进的人才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建立新型创新生态。
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智造”的伟大叙事,既在北上广深的实验室里孕育,也在南岭山脉的车间与矿道中生长。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每个奋力转身的背影都将参与定义未来。
一审 | 曹琛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刘红亮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