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苏仙岭下读好书丨《文化苦旅》:一场穿越历史与文化的深度探寻

作者:王先裕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4-08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经典之作,自问世起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在读者心中烙下深刻印记。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散文集,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苦旅,引领读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沧桑变迁。正如余秋雨所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 这本《文化苦旅》,正是他对这种“人文山水”的深情告白,带我们踏上一段震撼心灵的文化旅程。

推荐理由

在文明碰撞如潮的当下,当我们的脚步被现代性的飓风裹挟向前,那些沉淀在历史褶皱里的文化根系,有时反而容易被忽略。《文化苦旅》恰似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寻找到文化的归属感和精神的栖息地。

主要内容

历史褶皱里的文明叩问

余秋雨行走于华夏大地的众多历史遗迹之间,以文人的诗性目光与哲思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画卷。在敦煌莫高窟,他凝视壁画上飞天的衣袂穿越千年风沙,触摸彩塑慈悲面容下斑驳的历史体温——那些被王道士经卷箱底磨出的凹痕,那些藏经洞遗址里未干的墨迹,都是文明曾被撕裂的伤口。莫高窟不仅是艺术的宝库,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它见证了不同朝代的更迭、文化的交融以及无数匠人的心血。在这里,作者没有停留在对文物流失的痛斥,而是将笔触探入历史肌理:当斯坦因的驼铃摇碎月牙泉的倒影,当伯希和的灯火照亮经卷的扉页,莫高窟的沧桑早已超越个体过失,成为近代中国文化命运的隐喻。

在都江堰,余秋雨看到了千年水脉中流淌着的另一种文明智慧。李冰父子留下的这一伟大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沧桑,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着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他将都江堰与长城进行对比,指出长城虽雄伟壮观,但更多的是一种防御性的象征;而都江堰则以其默默的灌溉之功,滋养着一方百姓,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务实精神。他对都江堰的赞美,实则是对中华文化中“润物无声”的歌颂。

人文景观中的情感共鸣

书中诸多对人文景观的描写,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也是文化乡愁的具象化存在。在江南小镇,余秋雨漫步于青石板路,穿梭于古老的街巷,感受着江南水乡温婉细腻的文化氛围。他笔下的江南小镇,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宁静、优雅与诗意的生活。在这里,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与故乡,那些关于江南的记忆与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能引发读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在天一阁——这座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前,余秋雨对中国古代文人对知识的珍视和传承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天一阁历经数百年风雨,藏书得以保存至今,背后是范氏家族几代人坚守的努力。作者通过对天一阁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文人的使命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今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

文化传承中的深刻思考

这本书还对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困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一些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余秋雨呼吁大家要重视文化传承,保护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他也强调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认为传统文化只有在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既要坚守文化的根基,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心得体会

这本书仿若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余秋雨笔下的古迹不是冰冷的砖石,而是活着的文化基因——它们教会我们以更敏锐的文化触觉抚摸世界。书中流淌的使命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它从来都不是书本上的知识搬运,而是融入血脉的守护与创新,正如故宫文物通过数字技术走进手机,我们既要做文化基因的“守护者”,也要成为文明长河的“弄潮儿”。

这本书还教会我们用文化视角观察世界。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通过文化视角,我们更能理解国家民族间的差异,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传播好中华文化。当我们用文化视角解读不同民族的差异,便会在中东的白袍与巴黎的咖啡馆间看见文明的多元交响;当我们以历史纵深审视当下,便能在快餐文化的喧嚣中坚守精神的麦田。这种视角不是对传统的盲目回归,而是让古老智慧成为解码现代困境的密钥。

《文化苦旅》的魅力,在于它能让我们成为文明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当我们跟随余秋雨的脚步丈量山河,不仅能看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在面对困难时从文化的长河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本书教会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始于对自身文明的深情凝视;而每一次心灵的“苦旅”,终将化作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让古老文明在我们手中,既保持历史的温度,又焕发时代的光芒。

(推荐人系桂东县税务局税源管理股副股长)

来源:苏仙岭下读好书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李造雄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