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里,15300多个日夜缓缓流淌,见证着一个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也见证着一个村庄从贫困落后走向富裕文明的历程。
4月28日上午,欧爱国身披“全国劳动模范”绶带,胸前的奖章熠熠生辉,他在人民大会堂拍下笑容满面的照片,定格了个人荣耀的瞬间,更记录着无数个日夜拼搏的珍贵记忆。
“我的内心仿佛被一股暖流包围,激动、自豪与感激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涌上心头。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多年来与我一同在奋斗之路上辛勤付出的同事们,属于给予我无私帮助和支持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单位和各级领导。”欧爱国动情地说。
欧爱国是临武县南强镇两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42年的村干部生涯,见证了两广村由弱到强、由穷到富、由乱到好的蝶变。
在“凿路传奇”中刻写初心
记忆拉回欧爱国上任之初的20世纪90年代。
那时的大广村像口倒扣的铁锅,是一个出村靠走、通信靠吼的偏远山村,全村困在雨天洪水灌、晴天旱冒烟的绝境里。
欧爱国带领班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他很清楚,这里是边远山区,既没有天时,也谈不上地利,只能靠人和。
欧爱国和村民靠人工开挖,手提肩扛,自己动手“炒炸药”,先后修通了4个自然村,共20余公里的通村公路,首先解决了世世代代出门靠步行、运送货物靠肩挑背扛的问题。
接着,欧爱国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想方设法接通了高压电,让点煤油灯成了历史。
但通水比修路更难。
为彻底解决旱涝保收问题,他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引资筹劳,打通泄洪隧道350米,修建稻田灌溉水渠近6000米,使全村560亩水田实现了旱涝保收。
同时,村里还新建、改建自来水工程4处,解决了全村150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特别是担干岭自然村“水比油贵”的问题。
在“穷村逆袭”中践行使命
2014年,大广村与邻近的小广村合并为两广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
“村里不发展我难安,群众不致富我无光。”这是欧爱国的真实想法。
戴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欧爱国不顾家里母亲住院、女儿生娃的情况,一心扑在工作上。
他带病劳作、四处奔走,找门路、找项目,打出了一套“外出务工抓经济、引入产业促就业、封山育林出效益”的扶贫组合拳:
——实行封山育林,划定国家公益林7000多亩,兴建小水电站2座、光伏电站1座,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5万元。
——组织47户48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每人月均收入超3000元。
——流转土地300多亩,构建“合作社+经济能人+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扶贫模式,成立种植、养殖农业合作社3个,引进高山云耳、芥菜、桃子、临武柚等蔬菜、水果种植,发展贫困户种粮大户8家,发展牛羊猪、走地鸡等养殖大户6家。
脚踏实地,通过发展林业经济、做实劳务经济、开发田园经济、壮大集体经济,两广村2018年底顺利甩掉穷帽子。
那个昔日“花钱靠借、吃米靠赊”的穷山恶水边远山村,现在80%的农户买了商品房,大部分村民买了私家车。
在“治乱兴村”中淬炼担当
20世纪90年代初,村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自家鸡窝里的蛋是别人家的盘中餐,山里的水果、地里的菜没等成熟早就被偷个精光,今天我家丢鸡,明儿个他家丢鸭,见怪不怪……”
这些乱象丛生的问题导致两广村“村干部入户遭敲头,镇干部到村要低头,县领导来村就摇头”。
为治理乱象,1991年3月欧爱国临危受命,由村秘书提任村党支部书记。欧爱国刚上任就遇到棘手事:自家五娘在后龙山砍了一棵树,村民等着看“好戏”。
他二话不说动真格从严从重对其进行经济处罚。
这一罚立起了威信。而后,欧爱国带领村“两委”拿出三板斧。
第一板斧,整治环境卫生。他动员组织村民开展大扫除,将多年积攒在村民房前屋后的垃圾彻底清理,他每天坚持动手捡垃圾,以实际行动影响村民。
近年来,村里对照“四类”乡村建设,拆违拆旧5000余平方米,全部清除了村内旱厕,整村用上了水冲式卫生厕所,常态化落实村内保洁员和各种卫生评比制度,美化村民居住环境。
村里干净了,欧爱国拿出第二板斧,改善基础设施。他着力启动修建村里破烂不堪的公共基础设施,通过从小到大、以少聚多的方式,做到办一件成一件,村庄逐渐变好。
第三板斧,则是建立健全机制。处罚自家五娘后,他瞄准时机,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将村规民约张贴到各家各户。同时他以普法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守法创建评选活动。通过多年的自治、德治、法治,群众思想观念逐渐改变。
现在的两广村可谓是“门不落锁、夜不闭户”,走进村里,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42年,15300多个日夜,欧爱国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湘南山区谱写出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奋斗长歌。
正如村边山头那棵百年崖柏,根须深扎岩缝,枝干直指苍穹——这,正是中国千万基层党员的精神剪影。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张明
三审 | 邓函夏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