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芙蓉国评论丨当“文化湘军”邂逅“数字蓝海”:解码湖南融合创新密码

作者:李李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5-07


在“十四五”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湖南以敢为人先的湖湘气魄,率先探索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这片热土正以改革破局、以创新赋能,用科技激活文化基因,用文化滋养科技生态,为全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湖南方案”。

解码文化基因,打造数字传承新范式。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湖南的探索始于对文化根脉的深度激活。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数字文博”项目,到韶山红色文旅的虚拟现实体验,科技手段让沉睡的文化资源焕发新生。岳麓书院的古籍数字化工程,使传统文化突破时空界限;花鼓戏、湘绣等非遗技艺通过3D建模、区块链确权,构建起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新生态。这种“数字活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以现代思维重构文化表达体系,让历史文脉在数字空间获得永生。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双向赋能新生态。面对文化与科技“两张皮”的行业痛点,湖南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打造出“政策—平台—资本”三位一体的融合机制。顶层设计上,将文化科技融合纳入省级重点改革,出台省级文化数字化实施方案;平台搭建中,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技术底座,形成“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园区孵化”的协同创新链;要素保障方面,50亿元文化产业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体系。这种系统化改革思维,破解了长期存在的“文化不懂技术、科技不懂人文”的行业壁垒,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耦合,更缓解了文化企业的“技术焦虑”,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培育新兴业态,释放跨界融合新动能。从“广电湘军”到“数字湘军”,湖南文化产业正在经历凤凰涅槃。在长沙马栏山,5G云制播技术重塑影视生产流程,数字人主播实现24小时多语种播报;在株洲动力谷,工业遗址通过AR技术变身沉浸式艺术空间;在岳阳洞庭湖畔,“数字渔歌”项目让传统渔文化变身网红IP。据统计,2023年湖南数字文化新业态对文化产业增长贡献率超60%,印证了“科技赋能—业态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这种动能转换正在重塑文化产业价值链,不仅培育出云演出、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更催生了文化装备制造、数字内容服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这场文化与科技的深度对话中,湖南的实践揭示出一个真理: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文化价值与科技力量的化学反应。当岳麓山下的千年弦歌遇见数字浪潮,当红色热土的革命精神融入虚拟现实,这片土地不仅探索出具有湖湘特色的发展路径,更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样本。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湖南的文化科技融合实践,正在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强劲的“数字动能”。

一审 | 龙琦钰
二审 | 陈莉
三审 | 黄华

编辑:龙琦钰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