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节假期,郴州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传统节日的经济价值常被简化为“吃粽子”“看龙舟”的民俗消费,但郴州的实践表明,节日IP的激活需要突破单一活动模式。从农特产品到山水体验,从亲子研学到跨境文化互动,节日消费的创新,在于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场景,在于以细分市场精准触达需求,在于让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形成双向赋能。这不仅是对地方文旅路径的探索,更是一场关于传统节日当代价值的重新发现。
郴州以“端午文化”为纽带,将农特产品展销、非遗手作体验、山水休闲等业态串联成消费闭环。例如,苏仙区通过龙舟赛引流,同步推出柴窑面包制作、田园漫步等体验项目,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这种“以节造景、以景带产”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节日消费的限制,让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动能。
同时,家长带娃参与包粽子、艾草香囊制作等亲子活动,既满足了教育需求,又创造了手作体验消费场景。这也印证了细分市场开发的精准性,传统节日消费的升级,不在于盲目扩大规模,而在于通过产品创新满足特定群体的复合需求。当文旅供给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才能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相较于一线城市,中小城市文旅消费常陷入“节日热闹、平时冷清”的困境。郴州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节庆IP+全域旅游”的模式,将消费活力长久地维持下去。例如,将端午文化植入郴州的山水资源,设计“观赛+探秘”“饮食+康养”等主题线路,使单点流量转化为全域消费。
未来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如何将短期节日效应转化为长期品牌价值。这需要在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品质提升、文化IP深化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传统节日成为城市文旅的“常青树”而非“一阵风”。当端午文化从民俗符号升维为消费场景,从文化记忆转化为体验经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小城市的文旅消费破局,更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革新。
用传统节日长久地激发经济活力,这既需要对文化内核的敬畏,也需要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既需要创新勇气,也需要沉淀智慧。这也正是传统节日在当代文旅发展中的最大魅力——它既是根脉,也是未来。
一审 | 龙琦钰
二审 | 黄慧
三审 | 李造雄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