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引领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点,通过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让文明新风吹拂三湘四水。
强化制度供给,编织文明建设经纬网。建立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文明创建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新时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立体化工作格局。实施“文明创建三年提质行动”,在城市重点推进“15分钟文明实践圈”建设,在农村深化“星级文明户”“好家风家庭”评选,将文明指标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实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同频共振。
深耕文化肌理,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在全省建设两千多个标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潇湘讲习堂”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德大讲堂”。组织千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驻社区乡村,开发苗绣、侗锦等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将安江农校试验田、十八洞村等新时代地标转化为文明实践教育基地。推行“党建+网格+文明实践”工作模式,发动27万名党员干部担任文明劝导员,在基层治理中实现价值引领与民生服务有机统一。
创新实践形态,培育精神文明生态圈。实施数字赋能工程,打造“潇湘文明实践云”平台,推动“云课堂”“云展馆”覆盖城乡。创设“文明公益链”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时长与信用积分挂钩。在长沙、常德等城市建成区推广“城市家书”“睦邻议事会”等新型交往方式,在武陵山片区试点“民俗银行”制度,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打造“岳麓山大学城文化圈”“环洞庭湖农耕文明走廊”等文化地标集群,构建起传统精神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生态系统。
培育精神根系,构筑核心价值引力场。开展“新时代新民风”培育行动,组建乡贤理事会、村民评议会等自治组织,通过“围炉夜话”“树荫党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思想。实施文艺创作“沃土工程”,支持创作《大地颂歌》《半条红军被》等弘扬正气的精品力作。推动“书香湖南”全民阅读计划向乡村延伸,在农家书屋建设100个红色阅读角,让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焕发时代新意。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协奏曲正转化为驱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内生动力。今日之湖南,正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城乡文明交融共生,用绣花功夫在山水城乡间绣出精神文明新图景。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刘小飞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