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苏仙岭下读好书|从《前浪后浪》看百年代际对话

作者: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7-08


以史为鉴,以文铸魂。当躺平与内卷在时代洪流中沉浮,当传统与现代在代际断层间碰撞,百年前知识分子架起的座座时空桥梁,恰似奔涌向前的浪花,化作激活当代青年精神力量的薪火。

推荐理由

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首届得主许纪霖所著《前浪后浪》,以独特的代际视角切入,依托丰富史料,采用精神与现象双线结构,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大变局下的两条发展脉络、三次世代交替和四个内部分化,勾勒出一幅穿越百年历史的深邃画卷。作者以史家之笔,聚焦魏源等百位“前浪”的心路历程,深度探讨他们在时代浪潮中角色与责任的转型、使命与担当的演进、思想与价值的迭代。书中将历史事实与个人叙事有机融合,精准剖析“精英迭代”“虚无主义”等时代命题,巧妙植入对现实的反思与叩问,引发读者对时代命题的深度思考。本书既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亦是一幅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它以代际对话为镜,既照亮前浪与后浪的精神传承与发展脉络,更为我们提供了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实现价值突围的方法启示。

主要内容

历史暗礁上的思想破冰

从晚清闭关到民初启蒙,前浪以思想为刃凿开文明之光。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首开“睁眼看世界”之先河;康有为“公车上书”,托古改制;鲁迅以笔为刀解剖国民性;胡适倡导“少谈主义”,守护理性。书中系统梳理了戊戌时期、五四时期、1925年前后三次世代交替的脉络。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革新者登上历史舞台,试图打破旧秩序,与曾国藩、张之洞等在传统与变革间艰难权衡的官僚式知识分子完成角色转换。随着时代演进,前者逐渐接过推动社会变革的大旗;陈独秀、胡适与林琴南等对启蒙话语权的争夺,李大钊等革命知识分子对新话语权的争取,也在书中得以深入呈现。作者深入剖析晚清激进知识分子、五四时期“旧派中的新派”(如梁启超、杜亚泉等原本的文人士大夫在五四时期继续活跃),以及革命知识分子群体的出身、思想、信仰与体制关系,揭示他们通向革命道路的四大精神气质。他们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危亡紧密捆绑,共同构成中国知识分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谱系。如谭嗣同冲击封建礼教,无畏冲破旧制度的藩篱;梁漱溟在新旧之间寻求平衡,力求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稳健发展的路径;五四后期的“学衡派”以新古典主义传承文化,坚守文化根脉,为传统注入新活力。

数字浪潮中的思想接力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当下,信息碎片化与文化多元冲击交织。回望五四时期,陈独秀批判旧文化,鲁迅揭示社会荒诞,本质上是对虚无主义的突围之战。而今的“后浪”,作为精神基因的传承者,以“扬故鼎新”之姿,将前浪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例如,当代青年用Vlog传播鲁迅思想,以新颖形式让经典焕发生机;以科技创业践行“中国智造”,传承并发展“师夷长技”的理念;在公益中汇聚善意,于算法中寻求人文关怀,激活前浪的思想遗产。在信息洪流中,以Vlog呈现鲁迅思想是对其精神的转译,科技创业是“师夷长技”的当代实践,公益行动是“经世致用”的微观落地。这种重构以技术为媒介,以人文为内核,是后浪在数字生态中对前浪思想的深度致敬与创新发展。

时空涟漪中的思想迭代

前浪与后浪是精神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前浪的“问题意识”成为后浪的“解题工具”。如用AI还原严复手稿,让文化遗产以全新形式展现;以区块链赋能非遗,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可靠保障。后浪的焦虑在前浪精神中寻得答案:鲁迅“反抗绝望”与当代“硬核奋斗”、胡适“容忍”与当代“多元包容”同属精神支流。书中引入狄尔泰的人文精神,从历史逻辑与精神形成双重维度阐述代际对话的本质。如体制内的张之洞与体制外的梁启超的思想分野——前者深受体制束缚,变革中倾向稳健改良;后者身处体制之外,思想更为激进,力求全面革新。这种分野化作更耀眼的炬光,照亮前路。

读书感悟

以心传心,让精神火炬照亮民生之路

魏源“经世致用”的务实、李大钊“青春中华”的热忱,落在基层工作中,便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行动自觉。走村入户时,倾听群众诉求的每一次俯身,都是“为生民立命”的当代回响;协调难题时,往返奔波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铁肩担道义”的具象诠释。正如胡适倡导的“多研究些问题”,基层工作需要“解剖麻雀”的耐心,小到化解邻里纠纷,大到推动乡村振兴,每一次实干都是对前浪精神的接力。我们应让“功成不必在我”的坚守,照亮具体而微的民生期待。

以新承旧,在治理创新中续写代际对话

后浪的“重构”精神,在政务工作中体现为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的共生。我们既借鉴“枫桥经验”化解矛盾,也借助大数据搭建民生平台;既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也通过短视频解读政策。正如用Vlog激活鲁迅思想,我们需以开放姿态创新方法,用“指尖政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沉浸式调研”取代“打卡走访”,让前浪“从群众中来”的初心,在后浪的技术赋能中焕发新生。这种“旧火新传”,不是背离传统,而是让治理智慧在时代语境中扎根。

以行践言,在县域发展中争做奔涌“浪花”

党办系统作为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中枢,既要当好政策落实的“传送带”,更要成为创新突破的“发动机”。书中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启示我们在县域工作中应将担当化为具体行动:如在推动嘉禾铸造业“智改数转”中,既需魏源“师夷长技”的视野引进技术,也需胡适“研究问题”的务实蹲点车间解难题。基层的“微澜”汇聚成发展的“巨浪”,正是代际共振的最美模样。不必区分“前浪”或“后浪”,只要在时代洪流中找准坐标,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复兴,便是对精神传承最好的作答。

(推荐人:雷佳娜,系嘉禾县委办公室干部)

来源:苏仙岭下读好书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刘红亮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