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进入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在苏仙区五盖山镇高峰水库,防溺水智能监控摄像头正在进行24小时监测,一旦捕捉到靠近水域的人员画面,便立即发出清晰的语音警告及时劝离。这一幕,正是苏仙区以科技赋能筑牢安全防线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苏仙区聚焦矿井、防溺水、台风防御、船只监管等重点领域,创新推出“智慧监管+政企协同+全民共治”三维举措,织密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网”。
智慧监管,让风险“看得见、管得住”
“各部门请注意,根据气象预警,今晚将有暴雨,立即停止井下作业,组织人员升井。”近日,在苏仙区黄泥坳矿业有限公司5G智慧调度室里,安全员通过应急广播下达指令。此外,其5G智能排险系统可实现井下水仓自动抽水排水及气体实时自动检测报警,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全区升级改造13家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监测监控系统、13家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烟感报警器1082个,新建集中充电场所35处,充电端口597个;打通应急逃生出口和消防车通道1581个;配合完成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12公里,建设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883公里,配置应急救援装备385台/套。从多个维度构建起智慧安全防护体系,让风险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置。
政企协同,把防线“建到岗、落到人”
为全力做好安全生产,苏仙区构建“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社会参与”责任体系,建立党政领导包镇(街道)、部门包行业、镇(街道)包村(社区)的包保责任制,落实59座上型号水库、67处山洪灾害危险区等多类重点区域包保责任人。邀请省应急管理厅专家“送课上企”,指导企业落实全员责任制。同时开展多领域全链条整治,推进交通、消防等专项行动。今年1月至6月,全区党政领导督导安全生产工作714次,处理“有奖举报”106件,有效促进政企协同防范风险。
为以确定性工作应对近期台风风险,连日来,苏仙区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辖区矿山、水库、景区等地开展安全大检查。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全域排查水利工程、地灾点等风险点,隐患立查立改,同步疏通排水、加固防风设施。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对危险区域人员“应转尽转”,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帮扶。消防等专业救援力量全员备勤,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民参与,让安全“入民心、成自觉”
今年4月以来,苏仙区教育局联合学校、镇(街道)工作人员、志愿者化身“安全宣讲员”,走进社区、广场等地普及防溺水等安全知识,让安全常识走进千家万户。全区还联动开展“开工第一课”“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安全宣传活动,全民安全意识得到极大提升。
为提升实战能力,苏仙区交通运输局在飞天山翠江流域组织水上应急救援演练,苏仙区消防救援大队在东湖公园开展水域救援实战演训,各部门组织企业开展专项演练,各镇(街道)也指导各村(社区)开展逃生避险应急演练。今年1月—6月,全区累计完成各类应急演练536场,参与人数达1.61万人,全民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从矿山5G智慧平台到河道摄像头,从企业安全晨会到社区宣传展台,苏仙区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安全治理新格局。今年初以来,苏仙区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213条,到期整改率为100%。
(编辑:张倩佳 二审:黄慧 三审:谭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