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在桂阳县仁义镇的山坳里,吴二凤顶着日头又一次踏上田埂。远处山峦起伏,近处稻田青翠。13年前的冬日,她放下县城安稳的营生回到家乡,只因为每次返乡,荒坡上稀疏的庄稼和乡亲们发愁的脸,总让她揪心。
“二凤姐,县城的农庄生意那么好,怎么舍得回来?”村里年轻人不解地问。
“根在这呢!”吴二凤指着脚下的泥土,“看着荒山荒地,心里过不去。”
2000年从桂阳县商业服务公司下岗后,吴二凤在县城饭店洗过碗、端过盘子,后来自家开的小饭店渐渐成了三星级农庄,日子红火了,可当时家乡的贫困景象始终压在她心头。
2012年寒冬,吴二凤回来了,她牵头成立了桂阳凤凰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困难像山一样压过来。
“二凤,鸡苗钱不够啊。”村里几个妇女搓着皴裂的手。
“我去筹!”她跑遍了县城的信用社。
为找销路,她背着样品挤早班车去郴州,一家家敲开饭店后厨的门。5年后,合作社带动周边养殖户年均增收上万元。合作社的账本终于翻红了!
2017年,她又琢磨着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丈夫急了:“刚喘口气,又往泥里钻!”
“地荒着可惜。”她动员镇里的13个经济能人,在仁义镇白云村和长江村流转土地1314亩,成立桂阳县优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刚起步,她咬牙投了770余万元建设粮食产后服务基地,此后又陆续投入600余万元用于粮食收纳仓建设和购买六台烘烤机、40余台农机具。从统一提种到仓储、销售,一条完整的水稻产业链硬是让她串了起来。从2018年到2024年,合作社水稻产能达到1500吨,并与农户签订了5万余亩优质稻的收购合同。
“二凤心里装着我们呢。”脱贫户老刘接过免费稻种时说道,“我还参加了她举办的技术技能培训班,学习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这样的培训班,吴二凤一办就是44期,累计培训了2000余人次。近年来,在吴二凤的推动下,176户困难家庭共收到5.2万元的优质稻种,2万羽鸡鸭苗扑棱棱飞进农家院。农忙时节,合作社的烘干机日夜轰鸣,无偿帮乡亲们烘烤了25万余公斤稻谷。
吴二凤的账本上有另一项支出:建学校、修路、资助23个孩子重返课堂……疫情期间,她拉着满满一车的鸡蛋和方便面送到了镇卫生院,纸箱上还沾着鸡场的草屑。
如今走进仁义镇,田埂上“人大代表吴二凤联系点”的牌子格外醒目。从县政协委员到湖南省劳动模范,从央视《焦点访谈》镜头里的“金凤凰”到2021年连任市县人大代表,吴二凤依然不停在地里转悠。
“二凤又来看秧啊?”白云村的乡亲打着招呼。
“来看看智慧农业试点搞得怎么样了。”她弯腰拔起一株稗草,“好政策得落地生根才行。”
十几年前荒芜的这片土地,如今千亩稻田泛起层层绿浪。吴二凤站在田垄上,像一株深深扎根的稻苗,把丰收的故事写进家乡的泥土里。
(编辑:张倩佳 二审:黄慧 三审:谭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