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经精心升级改造的资兴市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以全新姿态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市民与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坐落于资兴市东江湾畔,是郴州“日游东江湖,夜宿回龙山”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湖南农耕文化研学活动的热门场所。馆内陈列着犁耙、榨油工具、打铁工具等农耕主题特色实物,设置了稻田、林中小屋、油榨坊、铁匠铺等场景,生动展现了五岭地区的民俗风情与农业生产状况。自201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该馆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20万人次。但因年代较为久远,馆内展陈形式单一,部分装饰陈旧,并且存在局部安全隐患,该馆自今年5月13日起闭馆提质改造。
资兴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欣介绍,此次提质改造的显著亮点在于新增了面积近30平方米的互动观影屏幕,并制作了《水稻的一生》多媒体科普视频,成功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通过多媒体影音形式动态呈现农耕文化与展陈文物,不仅改善了馆内的声像互动效果,提升了游客的游览感受,还使游客能更全面、深入地掌握科普知识,了解五岭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让文化和文物“活起来”。接下来,该馆将以互动观影屏幕区域为主阵地,常态化开展《“红领巾”探寻多彩的五岭农耕文化》《了解水稻的一生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等多元化的“文博课堂”活动,进一步丰富研学旅游的业态,推动资兴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次提质改造还配置了13组标准玻璃展柜,以确保所有珍贵文物实现标准化展陈。同时,对损坏的木扶手、木长椅进行翻修加固,对出入博物馆的台阶进行加宽加固处理。此外,该馆还对原有的农耕场景进行内容充实与道具更新,并按照一级馆标准更换馆内全部标志标牌。
“在对‘硬件’进行升级的同时,我们还对讲解内容加以优化,更着重于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及其文化内涵。历经两个月的提质改造,馆里的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珍贵文物获得了更加科学、悉心的保护,游客的参观体验也将得到提升。”方欣说。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肖勇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