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芙蓉国评论|稳粮丰产惠民生 乡村振兴启新程

作者:罗超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7-20


夏粮归仓,菜果飘香。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这份沉甸甸的“三农”答卷,既彰显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强大韧性,也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坚实支撑。

端稳“中国饭碗”,藏粮于技筑牢粮食安全基石。面对河南、陕西等地严重旱情,全国夏粮单产仍实现稳中有升,关键在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实施。一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经受住极端天气考验,水肥一体化、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落地生根,让“靠天吃饭”逐步转向“知天而作”;另一方面,耕地保护红线越划越严,撂荒地复垦、种植结构优化双管齐下,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病虫害统防统治、“一喷三防”等绿色防控技术普及,不仅提升了单产水平,更推动粮食品质向绿色优质转型。当科技之力与制度优势同频共振,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鼓起“农民腰包”,多维赋能激活乡村经济活力。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跑赢城镇居民,折射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民生温度。从产业维度看,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让田间地头连通市场大潮;从就业维度看,3283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订单培训、定向输送等精准帮扶机制,让“饭碗”端得更稳;从消费维度看,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突破30万个,释放出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农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当产业链、就业链、消费链在乡村交织成网,乡村振兴的“蛋糕”越做越大,农民分享的红利越来越多。

夯实“振兴根基”,改革创新破除发展瓶颈。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一系列制度创新正在破解深层次难题。针对帮扶产业质量不高问题,延链补链强链行动聚焦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针对返贫风险隐患,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织密安全网,680万监测对象消除风险;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四支力量”形成合力。更值得期待的是,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与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的建立,将推动帮扶政策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当改革利剑劈开梗阻,当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愈加完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农,天下之大本也。”从夏粮丰收的喜悦,到农民增收的笑容;从产业振兴的蓬勃,到机制创新的突破,上半年农业经济的亮眼成绩单,既是稳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面向未来,我们既要保持“稳”的战略定力,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又要激发“进”的澎湃动能,在改革创新中破局开路。当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必将照进现实。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张明
三审 | 肖勇

编辑:段王洁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