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芙蓉国评论 |让思政课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剂”

作者:杨芳芳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7-23


思政课,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关键指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思政课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剂”,滋养其心灵、培育其品德、塑造其价值观,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善用多元素材,让思政课有“料”。思政课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广泛取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让学生在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里感受信仰的力量。如湖南的秋收起义纪念馆、韶山毛泽东故居等红色资源,皆是生动的教材,能让学生直观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时事热点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探讨农村发展新机遇,让学生看到国家政策对民生的积极影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从诗词歌赋到传统技艺,从古老哲学思想到民俗风情,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传承中汲取成长的智慧。

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政课有“趣”。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形象。讲述长征历史时,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段,让学生仿佛置身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开展情景教学,模拟历史场景、社会事件,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思政课内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激发思维碰撞,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以“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为辩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深化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利用线上平台,拓展学习空间,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如线上布置预习任务、答疑解惑,线下进行深入探讨,提升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教学,让思政课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政课教学同样需要实践支撑。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义工、环保行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社会调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垃圾分类等,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问题现状,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参观工厂、企业、科研机构等,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前沿,拓宽视野,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在实践中找准成长坐标。

思政课是学生成长的“营养剂”,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教育工作者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善用多元素材、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爱听、爱学、受益终身的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编辑:张倩佳 二审:张明 三审:黄华)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