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督战看变化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亮廷 戴响晴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7-26


郴城全景 李文 摄

编者按

7月24日召开的郴州市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督战会议上,11个县市区及郴州高新区主要负责人汇报了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落实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安全稳定等领域交出了亮眼答卷,以实干实绩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郴州篇章。

北湖区(郴州经开区)

北湖区(郴州经开区)以“六大新行动”为总揽,勇挑发展大梁,大抓执行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上半年,北湖区GDP、规工、固投、社零、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12.6%、5.6%、6.8%、2.8%。实施光电、石墨、文旅3个产业培塑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光电产业与新能源产业“链链融合”,光电产业总产值今年有望突破30亿元。开辟“全程提单”线路6条,获评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全省首创”成果。创新消费场景,开展“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40余场,带动消费20亿元以上。园区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郴州经开区完成了人员机构编制调整和社会事务、公共服务剥离工作,连续三年获评全省“五好”园区建设工作先进园区。大力实施“党建联建、以房管人、物业管理”三大攻坚行动,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举措,对辖区20万流动人口探索实行到人、到户、到房精细化管理。

苏仙区

今年上半年,苏仙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均居全市首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列全市第三。

文旅融合成效显著,711工业遗址旅游项目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裕后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九龙水寨竹筏探秘正式开漂,全省首部核工业主题沉浸式舞台剧《丁香花》成功首演。大力盘活城区闲置资产,重启八一路商圈,爱尔眼科、电商产业园正式运营。推动思科职教城、第一职中等院校“专业对接产业”,新增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共建电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引进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7.33亿元,150个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的71%,2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的74%;“农地入市”“取水贷”等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田野智能创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协成管业立项全市唯一的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资兴市

资兴坚持以“六大新行动”为总抓手,强力推进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新引进2亿元以上项目16个,六大产业链实现总产值增长15.3%。争取重建资金29.34亿元,避险搬迁5070户;高效恢复基础设施,已治理山洪沟129处,疏浚河道232.3公里;恢复道路42条、桥梁429座;16条通信、10条电力线路等全面完成,水电路信设施得到恢复;治理地灾点135个。东江湖水质保持I类标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已经省厅审核。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39%、10.3%,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新增省级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5家。重点改革稳步推进,7个典型案例在全省推介。整治重大安全隐患333条,成功应对“蝴蝶”等多轮台风强降雨。东江湖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兴宁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灾后重建等多项经验在中省推介。

桂阳县

桂阳县以“六大新行动”为抓手,切实扛牢“大县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紧扣市委对桂阳“四个走在前作表率”要求,加快建设“千年古郡、产业高地、冠军之城、全国百强”,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是郴州唯一全省支持经济大县发展试点政策的县。

抓实产业发展,有色、家居、新能源新材料产值分别增长23.43%、13.94%、20.64%。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推进“四类乡村”建设,获评全国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探索“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城乡易货”新型农产品供销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实富民增收产业。3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实施“八大行动”表现优异单位,14项工作被评为全市优秀。

宜章县

宜章县紧紧聚焦“四大定位”,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保持了“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势头。

聚焦办会兴城,组建“一办九组”,市县联动、全域发动,确保办会兴城、宜章必成;制定“八个聚焦”工作方案、“两意三性”提质改造方案,争分夺秒推进9大重点项目,确保8月底前完工;积极筹办“莽山对歌”、“莽山论剑·巅峰相见”2025武林大会等活动,推动“莽山出圈、经验出新、活动出彩”;积极探索市场化办会机制,以招商盘活“沉睡”资源、激活市场主体、带活文旅产业。聚焦强链壮群,进一步强化项目支撑、体系支撑、园区支撑、战略支撑,上半年实现GDP同比增长6.9%,排全市第三;规工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固投同比增长7.7%,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8%。吉兴纸业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6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考核标准要求。

永兴县

永兴县坚持以“六大新行动”揽全局,以“四联四包”抓关键,以“三专机制”提质效,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奋力打好发展头阵。

谋划储备“三类”项目160个,解决建设难题35个;加快构建“311”现代化产业体系,4家企业新晋省级专精特新、晶讯光电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海利中试基地启动;以“五级五共”模式新修主次干道3条,争取安仁华王至郴州高速公路项目纳入省规划。提升“福城银嫂”影响力,新建零工驿站3家,新增城镇就业219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17人。将低保特困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建立“一月一审批”动态调整机制。开展治本攻坚行动,实现重点行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落实隐患企业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强化三大专委、三大专指、三大专题工作机制,对年度任务实行清单、流程、闭环管理。

嘉禾县

嘉禾县以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为总抓手,以去年市委督战提出的“五个持续发力”为要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突出“产业强县”,全力攻坚奋战。

遗留20多年的珠泉商贸城拆迁问题基本解决到位,破解办证难工作被《湖南巡视》推介。83件去年市委督战交办事项,完成落实79件,持续落实4件。“赶集公交”“学生公交”正式启用,创新“村卫生室+中医馆”模式,规范农村建房工作获省农业农村厅推介。推行项目建设“三段责任制”“五步工作法”,完成争资必保目标71.83%,签约2亿元以上项目16个、71.28亿元。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2家。盘活存量土地工作入选省土地盘活增效十大改革创新案例,“政法机关+工商联联动赋能”纳入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任务。开展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创新出台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十条措施。

临武县

临武县锚定市委“四大定位”目标任务持续发力,实现多项突破。

安能旗胜360万吨选矿线投产,尖峰矿业取得全市首张锂矿采矿证;大中在鸡脚山矿区探获4.9亿吨超大型锂矿床,被新华社等400余家海内外媒体关注报道。成功承办湖南锂资源创新应用大会,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79.5亿元。聚焦“11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引进2亿元以上项目5个,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前列。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汾市镇龙归坪村等基层社会治理典型做法获央广网宣传推介。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成功发布5项锂电产业新科技成果。西山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种植模式获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宣传推介,香芋精深加工获央视《晚间新闻》宣传报道。实现山洪避险演练全覆盖,实行“3050”预警机制,成功防御多轮强降雨,香花镇谷冲电站避险转移案例获省通报表扬。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无扰督查”“四不两直”工作方法获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宣传推介。

汝城县

汝城县坚持以“六大新行动”为总抓手,聚焦打造“红色沙洲、温泉之都;中国汝城、幸福汝城”,干字当头、大抓执行,县域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持续擦亮沙洲村新时代红色地标,实施沙洲农产品一条街提质、唤醒老屋等项目,完成“我的沙洲行”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试点。持续创响“温泉之都”品牌,成立湖南首家温泉医康养产业创新研究院,获评“美丽中国·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名县”。实施小垣矿区综合开发、竹木产业园等项目,小黄姜产业园成为中南地区最大小黄姜集散交易中心。重点打造环沙洲、“双向溯源”耒水沿线示范带等5个片区,人居环境整治“五步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设立中南大学汝城飞地孵化器,建成全省首个沉浸式科技馆。深入推进园区、思政课等改革,创建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改革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深化减负赋能,落实提升干部执行力“十条措施”,建立“12137”工作落实闭环处理机制。

桂东县

桂东县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紧紧围绕市委为桂东精心擘画的“四城”建设发展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组织两轮全覆盖应急避险演练,排查治理各类隐患5409条,稳妥应对7轮强降雨,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空气指数连续7年全省第一,国、省控断面水质达Ⅱ类及以上。新种道地药材1万余亩、提质茶园近1.5万亩,新增粤港澳“菜篮子”基地4个,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稳步推进。组建招商小分队常驻大湾区,在东莞成立首个异地商会,引进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总投资10.5亿元。1025家民宿规范化水平有序提升,“茶王”“村厨”等赛事火热出圈,带动订单签约达2.82亿元,承办湖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精彩纷呈,“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文旅宣推,广泛圈粉引流,获评“湖南湘菜饮食名县”。新增城镇就业1183人、农村转移就业1913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5%。

安仁县

2025年初以来,安仁县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0.5亿元,发展外贸实绩企业10家,其中生产型外贸企业实现“破零”。

举办“安仁赶分社”等系列活动,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全国典型。获评全省平安县、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表现优秀地区。

聚焦电子信息、鞋具鞋业、农副产品和中药材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新增规上企业3家。建设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150家,带动就业6500余人。推进园区“五包”改革和“十降”措施落地,为企业节能降耗10%、降低生产成本10%左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和防灾减灾三年行动,连续13年保持全省平安县、连续15年获评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健全问题归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落实机制,推动解决学位、床位、摊位等民生问题6000余个。

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

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锚定“四区”发展定位,加压奋进,在“六大新行动”赛道上彰显新担当、新作为。

上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直接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0.8%、16%、21.5%。中非经贸深度合作产业园获省商务厅授牌,9家企业入驻,5000万元中非合作服务基金落户园区。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剥离社会事务,首设营商环境和制度创新局。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等项目申报全速推进。新引进2亿元以上项目24个,完成年度目标的88.9%。柿竹园钨铋全产业链、湖南白银技改等项目加快推进,湖南白银、高新铜业预计全年营收过百亿元。启动“博士进企”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扩容30家。

(编辑:段王洁 二审:张明 三审:黄华)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